初冬的寒意悄然笼罩大地,枯黄的野草在寒冬中瑟瑟发抖。
邺城外围的徐州军营内升起了大量火堆取暖,士兵们都在加紧建造简易器具用以攻城。
自从数日之前他们一路高歌猛进会师于此后,就一刻也不停歇地开始攻城准备工作,就待用最强的矛刺穿这座号称袁军坚固壁垒的城池。
而在军营最中央的一顶巨大军帐内,李靖,高顺,黄忠以及被秦煊从徐州调过来的贾诩四人围坐一团,他们身穿棉花制作的保暖长袍,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水。
军帐内蒸腾而起的白雾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氛围。
“诸位,刚刚接到黑冰台送来的情报,袁绍率领主力大军正加紧回撤,目前已经抵达壶关一带,根据目前的天气状况推测,我们还有很充足的时间攻克邺城。”
坐在首位的李靖端起滚烫的茶水轻轻饮了几口,一股暖意驱散身体里的寒意,漫不经心的向众人介绍着当前形势,言语中满是惬意,没有一点儿惊慌失措。
“哦?”高顺闻言喜上眉梢:
“大将军,你的意思是我们能够减缓进度,制造更充足的攻城器械了?”
自从他和李靖两路大军并合一处对邺城形成包围态势以后,麾下将士就在加紧时间制造攻城器械。
然而如今已是冬日大雪纷飞时节,效率十分低下,作为督造官的高顺分外焦急。
如今听见李靖说出这个消息,高顺自然喜出望外,这意味着将士们不用劳累过度,担心受到惩罚了。
然而李靖却摇了摇头,就在高顺准备开口询问之际,一旁默不作声,充当透明人的贾诩破天荒地主动开口解释:
“高将军,大将军的意思是进度不能放慢,关乎作战的准备工作一定要按时完成。”
“但——”
说到这里,贾诩忽然停顿下来,端起手中的茶水轻抿一口,还不停地砸巴几下,那样子享受的很。
“但什么?”
高顺见贾诩说到紧要关口又拖了一道长音,心中焦急万分,连忙抻着脖子询问。
“但我们可以发动火攻消耗邺城储存的物资。”
此话一出,帐内三人无不露出惊讶之色,很显然是被贾诩的话震住了。
“军师,你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把话说明白,为何要采用火攻之术?”
身披战甲,面容坚毅,发梢有些许白发的黄忠问出了在场另外两名将领的心声。
贾诩当即从席间站起,走到军帐门口,望着远处天空中飘着的鹅毛大雪淡淡说道:
“如今天气寒冷,邺城四周的护城河早已冻成坚冰,我观天象所见不日即可停止飘落鹅毛大雪,只要找一气候干燥的时候朝城内抛射火油定能燃起大火。”
“到那时,他们必定恐慌不已,更不用说有心思守城。”
听完贾诩的办法,三人沉默不语,好似在思考此计划的可行性。
良久之后,端坐首位的李靖开口道:
“军师,如今天气寒冷,我军难道不能将城中的敌人围困至他们投降吗,非得采用这种火攻之术吗?”
李靖不是不想用火攻之术,而是担心死伤大量无辜百姓,真要采用火攻,那就是众生平等,无论城中的是敌人还是平民,都将无差别的死去。
作为这次进攻冀州的最高指挥官,李靖要考虑的更多,死伤大量无辜一定会对他们破城之后的统治造成不小的麻烦。
能不采用波及无辜的方法最好。
“不行!”
贾诩转过身,目光异常坚定,仿佛绝无商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