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2 / 2)

……

转眼就到了腊月十八。

清晨,杨大爷的“老杨茶馆”早早开了门,门框上贴着新换的春联,红底黑字透着精气神,门楣上的红灯笼挂得整整齐齐,彩色风车在风里哗啦啦转。

连木窗上的剪纸都像是活了过来,腊梅的影子随着晨光轻轻晃。

崔姝不到六点就来了,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食盒,里面装着刚炸好的春卷、蒸热的桂花糕,还有熬了一早上的红糖姜茶。

她推开茶馆门时,杨大爷正拿着抹布擦八仙桌,看到她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崔姝,这么早就来了!快歇会儿,我刚把炉子生好,正好能热你的姜茶。”

“不歇了,”崔姝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热气裹着春卷的油香瞬间散开,“我得赶紧把吃的摆好,等会儿大家来了就能直接吃。你看这春卷,我特意多炸了两盘,还把肉馅剁得细了些,街坊们牙口不好,吃着也方便。”

她一边说,一边从食盒里拿出青花瓷盘,把春卷一个个摆得整齐,桂花糕则放在竹编的小筐里,撒了层桂花碎,看着就甜。

没过多久,苏木和徐佳莹也来了,手里抱着李默的《乌镇年俗记》样书和宣传海报。

徐佳莹穿了件淡粉色的棉袄,领口别着支珍珠梅花簪,走在茶馆里,像是把春天带了进来。

“杨大爷,崔姝,辛苦你们了!”她把海报递给苏木,“咱们把海报贴在门口和茶馆显眼的位置,让路过的人都能看到。”

苏木拿着海报,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用胶带仔细固定好。

海报上印着《乌镇年俗记》的封面,背景是乌镇的雪景,腊梅树下,一家人围在一起贴春联,旁边还印着“腊月十八老杨茶馆新书发布+汉服秀”的字样,字体喜庆又醒目。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等会儿李默和周慧来了,咱们再把样书摆到桌子上。”

正说着,李默就提着一个布包来了,里面装着《乌镇年俗记》的成品书和签名笔。

他穿着件米白色的羽绒服,脸上满是兴奋,额角还有点汗:“苏叔,徐阿姨,我来了!书都印好了,你们看看怎么样?”

他从布包里拿出一本书,封面是深蓝色的布面,上面绣着浅金色的腊梅,翻开扉页,里面印着他手绘的乌镇地图,还有杨大爷、张奶奶等街坊的访谈照片,图文并茂,满是烟火气。

“太好看了!”徐佳莹接过书,轻轻拂过布面的绣纹,“这封面的腊梅绣得真精致,里面的照片也选得好,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崔姝也凑过来看,拿起一本书翻了翻:“默默,你这书写得真好,连咱们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抹门框的习俗都写进去了,我都想给我老家的亲戚寄几本,让他们也看看咱们乌镇的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