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穿越艾泽拉斯,但我是一个石匠 > 第七十四章 泰瑞纳斯王也是泰王

第七十四章 泰瑞纳斯王也是泰王(1 / 2)

6月初,希尔斯布莱德农场(希尔斯布莱德丘陵最大的农场)的民兵踏过了洛丹米尔收容所的废墟,进入了达拉然遗址。

这座城市原本的魔法护盾、奥术屏障大都已经被亡灵们彻底摧毁,而天灾军团又只留了少量死灵法师来维持这座城市的运转,他们在民兵发起进攻的时候就大都选择撤退了,因此民兵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这座魔法之城,在那些歪歪扭扭、破败不堪的法师塔上升起了红旗,只是因为协调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乌龙事件,出现了十几人的伤亡。

6月10日,库尔提拉斯总工会在海瑟福特、诺文顿庄园和更北面的山区里积攒了足够多的力量,开始反攻伯拉勒斯。在吉安娜的授意下,当地的天灾军事长官洛蕾娜上校并未做出太多的有效抵抗,就直接选择弃城而逃,带领她麾下的士兵们乘坐着运输船躲到了大海上。工会的人们非常失望,原本他们还以为会有一场BOSS战的。

看起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东部王国似乎已经安全了,死亡骑士们被打倒,天灾军团夹着尾巴逃跑了。于是,在6月15日,泰瑞纳斯·米奈希尔国王回到了他“忠诚”的洛丹伦。

实际上,早在老人家醒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吵着闹着要回首都了。

“洛丹伦的国王应该和他的子民们在一起,他们为我铸造了金色的宝座,那么我就应该给予他们最坚决的庇护。如果我就这样逃走,那就意味着背叛了人民!”泰瑞纳斯·米奈希尔如是说。

他语气淡然,神色从容,就好像只是要在王座厅里向人们发表一番演说一般——只可惜,当时皇家飞艇上的其他人都没有兴趣遵从他的命令。

有些贵族、文官坚信洛丹伦城已经守不住了,他们一心只想着逃命,去暴风城、塞拉摩都行,这些人绝对不愿意回洛丹伦去送死;其他一些人则承担着护送国王陛下前往安全之地的使命,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佳莉娅公主怪罪下来,那谁能担待得起?

于是,即便国王陛下一万个不愿意,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塞拉摩这座港口城市暂时安住下来,一边积极地关心来自东部王国的新闻,一边唉声叹气。

“在全面动员令发布以后,近日,据奥斯玛尔·加里瑟斯将军透露,王国军队总兵力已经提升至30万人以上......”

换一张报纸。

“阿比迪斯兵团出现大量逃兵,阿尔弗雷德将军无力挽救局势。5月2日,安多哈尔已经沦陷于天灾军团之手......”

换一张报纸。

“工人们,农民们,武装起来!神圣的责任已经降临!亡灵怪物们马上开始进攻了,今天就要把他们彻底摧毁......”

撕了。纸张的碎片洒落一地,而老头则在座位上深深地弯下腰,静脉郁结的双手死死地按在自己的脸上,指缝之间不时传出模糊不清的呜咽声。

到了6月,闻官军收东西维尔德,老国王初闻涕泪满衣裳,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踏上了归途。不过等他回到洛丹伦之后,才发现首都的局势已经恶化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完蛋,我被反贼包围了!

除了少许王城卫戍部队以外,大部分的军队都已经被撤退到了郊区和农村。此时的首都里,到处都是一片红色的海洋。泰瑞纳斯国王坐在马车上穿越街道,惊讶地发现许多市民都在自家窗户的外面挂出了红旗,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有公然喊出“打倒国王”的口号。

老年人的心变得愈发不安了起来。等他终于抵达王宫,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安稳了一点——还好,猖獗的反贼们至少没有把红旗插到这里来。

然而,王室仆人们的窃窃私语却让老国王再次心肺骤停。根据他所了解到的信息,高级军官们一个月前在这间王座厅里召开了什么秘密会议,甚至礼貌地把仆人们全都给暂时地赶走了,说是不让他们旁听。

莫格莱尼、达索汉、加文拉德、伊森利恩、法尔班克斯.......他们在这里到底能讨论些什么呢?真的好难猜啊。

老国王叹息一声,他切实地感到自己和王室的权威都在日薄西山。

而且,不要以为高级军官们发动军事争辩抓住了弗里德里希顾问,消灭了雅各宾协会,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泰瑞纳斯国王可没这么幼稚。

泰瑞纳斯国王并不依靠暴力来统治——实际上,他连坐在轮椅上的战损版本乌瑟尔都打不过。

那么问题就来了,手无缚鸡之力的泰瑞纳斯,究竟是怎么让那些拥有暴力的人全都听命于他的呢?

根据老国王本人的说法,他是“依靠智慧与力量来统治这个国家”,这种说法当然是非常笼统的,而且完全没有抓住要害。

君主能够维系其统治,最重要的是对一些具体事务表现出疏离,保持足够的神秘感与神圣感——否则包括军官在内的臣民们很容易就会开始思考,他们为什么需要一位世袭君主。

君主的利益并非总是和王国的利益保持一致——这一点,1866年的普鲁士钟离(kazler)奥托·冯·俾斯麦便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

在君主制拥护者俾斯麦钟离看来,最符合霍亨索伦王室利益的事情,莫过于捍卫欧罗巴各国的君主政体不受冲击。不管是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还是德益智小邦国的君主们,最重要的事情是结成“神圣同盟”,从而共同镇压各国的叛當分子,以保卫王冠的尊严。

全欧罗巴的君主们,联合起来!吸取1789年法蓝西大叛乱的教训,不要给暴民们机会,不要让任何一顶王冠落地!

在这样一种考虑下,汉诺威王国自然不应该被普鲁士所兼并,汉诺威的王位就更不能被废除了。罢黜一位合法的国王,这显然是完成了1848年公开举旗造反的乱當份子们未竟的事业,消融了君主陛下的神圣性,是在公然地宣传雅各宾派歌名理念,给议会里面的合法的乱當份子们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汉诺威的君主罢免得,普鲁士的君主就罢免不得?

社会事实和自然事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自然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算所有人都认为重球应该比轻球落得快,这也毫无意义,不能改变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的结果;但社会事实却具有“其实这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特点,所有人都觉得某银行要倒闭了,于是纷纷跑去挤兑,这银行就真倒闭了

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而这种危险的“光辉榜样”,是绝对不能乱树立的。

但威廉一世却证明了自己不是一块搞政治的料,相反他是一位爱国军人。对于爱国军人而言,还有什么是比开疆拓土更加激动人心的事情呢?

于是,老威廉不仅吞并了汉诺威,还吞并了黑森、法兰克福、拿骚公国,让这些地方统统都变成了普鲁士下属的州,甚至,他还有点儿想要打进维也纳,让哈布斯堡家族也跟着皇冠落地。

就这样,威廉一世把自己从合法的、正统的、权威的、血统高贵的君主,变成了一个类似于拿破仑·波拿巴的非法僭主。老威廉已经沦为半个疯狂的雅各宾份子了,他想要让德益智诸邦国的合法君主们纷纷王冠落地——不过幸好他还有俾斯麦。

当然,后来的威廉二世、尼古拉二世等人水平就更不行了,他们居然能够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而积极地参与第一次大战,而不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最后硬生生地把自己的皇冠给打没了。

他们到底是政治家,还是爱国军人,这实在是有待商榷。

虽然泰瑞纳斯国王的水平大概率在蓝星的这些皇帝们之上,但如今洛丹伦的局势已经让陛下的“神秘感”、“疏离感”和“神圣感”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只要雅各宾协会和容克军官们爆了,那么不论结果如何,泰瑞纳斯都是彻头彻尾的输家。

要么是叛将们擅自带兵冲进王城,捉拿国王陛下信赖的顾问,杀戮国王陛下无辜的子民;要么就是暴徒们占领布瑞尔省,逮捕国王陛下忠诚的军官,煽动国王陛下安分的士兵。

是进亦输,退亦输,然则何时而赢耶?

唯一的赢法,就是让贵族军队和平民正副达成彼此妥协,不让任何一方完全凌驾于另外一方之上,王室则站在中间,充当双方的仲裁者与调解人。

这样,当平民正副让国王不满意的时候,他可以授意军方颠覆正副;另一方面,他也可以策划平民游行抗议,自己再在某个恰当的时候站出来声援,从而逼迫军方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