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安定龟兹的局势,尽快展开对西域诸多敌对势力的彻底大扫荡,前来归附的这些势力必须尽快妥善安排。
这些小国表现出来的诚心都能看得见,凡是留下来的,都有两个特征,一是人数少,二是出力多。
像皮山、墨山、姑墨这三国,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来建造龟兹,把强国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唐身上。这样的伙伴不好好经营一番,既辜负了人家的一番美意,更是暴露了自己的智商的捉鸡啊!
有鉴于此,唐天发布了两条重要的举措。
第一,诏令这些国家派遣世子进入长安,一来求学,二来充作人质,增加双方合作的深度。
第二,所有这些小国的兵力不能进入龟兹城,只能在距离龟兹十里的地方驻扎。
钱都花了,人都用了,这些国家当然不会前功尽弃,因为这个两个小小的要求而谈崩。所以唐天的诏令一出,这些国家甚至是争相把质子送入了龟兹城,看着他们从龟兹踏上了远去长安的身影。
质子被送走的同时,这些小国的士兵甚至是百姓,都迁居到十里外的地方。
前来归附的小国居然有十个,虽说个个兵力不多,但是加在一起,这个五千,那个一万的,也有个七八万,一旦抽风集体暴动,这就有些可怕了。迁居到十里外,这些人都是步兵,虽说依然很危险,但是已经能给龟兹唐兵一个准备的时间。
而且这样的条件下,这些小国的核心成员,也被调集到了龟兹城。这样既能保证这些核心成员的利益,又能进一步确保他们对大唐的忠诚,避免他们意外反水。
在稳定下来之后,唐天最终做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决定——成立西域王庭!
不过,成立西域王庭的诏令,是以唐天和李治二人的名义一起发布的。
“诏令:在龟兹建立大唐王庭,王庭建制和长安一致。自玉门关向西的区域,暂时由圣王唐天统管,军政也由圣王一人负责。”
以前说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但是从这一天起,大唐真正有了两位君主。
虽然唐天依然以王爵自居,但是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知道,这个西域王其实和另外一个君主毫无二致。现在圣王在西域,那自然是各自相安无事,但是未来西域王换了人,这个情况就不好说了。
诏令里面写的清楚,唐天只是“暂代”!
消息传到大唐本土,百姓们自然是振奋无比。
自从大汉王朝掌握过西域,后来的王朝基本没人能够再度占领西域,甚至是贸易都屡屡断绝。
大唐圣王带兵远走西域,还在龟兹建立王庭,这是大唐强盛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天下百姓都在互相庆贺,认为从此以后,大唐再无内战。
朝廷官员们也个个弹冠相庆。
文臣以房玄龄为首,都认为这是盛世将启的征兆。
武将以李靖为首,他们也很振奋,虽然国内没有仗可打,但是现在却能对外用兵。不用窝里斗的感觉,真好!
但是,也有少数大臣,认为这是打乱将其的征兆。
还是那句老话嘛,天无二日,现在在圣王的主导下,在李治的妥协认可下,大唐王朝出现了两个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