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并未着急查看,而是询问道:“李千户的速度这般快吗?”
李四年连连摇头:“大人,属下是去寻了本地的锦衣卫。各地锦衣卫都有监视官员的任务,属下瞧着大人着急,便将以往的卷宗拿了过来。
大人若还要更详尽的消息,还需一两日的时间。属下已经吩咐下去了,本地的百户所已经开始搜集情报!”
王远了然,开始翻看起到手的各种情报。
看完后,王远只有一个想法,这孙杨还真不是个东西。
不仅私吞漕工工钱,还利用漕运之便,为盐商夹带私盐,从中谋取暴利。
这些私盐交易背后,竟还有海盗势力参与其中,形成了一条错综复杂的利益链。
而且这孙杨与严世蕃的“琼花楼”钱庄往来密切,大量的脏银皆通过钱庄洗白。
此外,淮安卫所强征漕工运私盐一事,也是孙杨在背后指使,从中获取了巨额好处。
至于沈吉,他虽然没有参与这其中的交易,但他作为巡察御史。帮忙隐瞒,便已然铸就大错。
更何况他还接受了孙杨大量贿赂,几乎每次交易,他都会有一笔“赏赐”。
“李千户,其他的证据不用管,但孙杨孙大人和严世蕃交流密切的证据,一定要找到并保存好!
至于沈吉那边,也不用派人去调查了。直接把他捉过来,而后便直接安排抄家!”
李四年张大了嘴巴,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虽然他在锦衣卫待了许久,但这般快刀斩乱麻的,也是真没见过!
“是,大人,属下这便去办!”
林士章见着四下无人,小声的说道:
“大人,不如留下几人在这看着,我等尽快南下吧!”
不等王远说什么,林世章又自顾自的开始解释:
“虽然有大人的法子,已经让恐慌消失了,但大人还是应当早日过去坐镇!
而且这些漕工这般多的聚集,也算是极其不稳,恐将有不忍言之事。”
“不必了,这里的确很危险,但对我等改革,又何尝不是有利之事呢?”
“有利之事?”
王远并没有解释的打算,而是远远的望着,南岸绵延二十里的漕工棚屋。
心中暗自思忖,此事若处理不当,必将引发更大的祸端。
朝廷如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更是将引起京师的震动。究竟能否成功,王远自己心中也没底。
片刻后,王远眼神坚定,似乎已下定决心。
~~~~~
三日后。
通州粮仓内,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
粮仓大使李大人面色如土,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将官服的前襟洇湿了一片。
他在仓房里来回踱步,嘴里不住地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粮仓官吏们,也是神色慌张。平日里的镇定,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大人突然问道:“粮仓还有多少存粮?”
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粮仓官吏,颤抖着声音说道:
“大人,咱们通州粮仓的存粮,满打满算也就只够一日之用了。如今漕运突然中断,后续粮食无法及时运来,这……这京师百姓可怎么办呐!”
李大人猛地停下脚步,怒目圆睁,呵斥道:“还能怎么办?赶紧派人去打探消息,看看究竟是出了什么状况!”
说罢,他又转头看向另一位粮仓官吏,急切地吩咐:“你即刻去联络其他几个粮仓,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儿调拨一些粮食过来应急。”
那仓官面露难色,嗫嚅道:“大人,其他粮仓的存粮也都不宽裕啊,况且……况且如今运河封锁,粮食也未必能运得进来。”
李大人听后,身子晃了晃,险些站立不稳,他无力地摆摆手,瘫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满是绝望:
“完了,完了。若是不能尽快恢复漕运,京师必将陷入粮荒,到时候……到时候,这责任谁能担得起!”
此时,一名小吏匆匆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禀报道:
“大人,刚收到消息,是高邮那边漕工暴动,拦住了粮船,钦差王大人也被扣在了那里……”
李大人听闻,双手抱头,痛苦地呻吟起来:“这可真是一场大祸啊,如何向圣上交代,如何向京师百姓交代啊!”
而在京师的其他角落,得知消息的达官贵人们,也开始人心惶惶。
街头巷尾都在传言着,粮食即将短缺的消息,百姓们更是忧心忡忡,纷纷涌上街头。抢购为数不多的米面粮油,整个京师陷入了一片混乱的阴影之中。
………
西苑,玉熙宫。
嘉靖的青词墨迹未干,官员的身影已在大殿排列整齐。
就在吕芳读着各种各样奏折的时候,下方的官员们也是心思各异。
高拱如今以升为礼部左侍郎,最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但他心中还依然有个疙瘩:清流,也可以说是徐党。
隐晦的瞟了一眼,最前方坐着的徐阶身上。高拱心中暗忖:
‘严党把持朝政二十余年,这天下早就民不聊生。徐阶此人端是会和稀泥,这挽狂澜之将倾舍我其谁?
若能借此机会,以漕工谋反之名打压异己,扩充自身势力,不失为一步好棋。’
待到吕芳声音停下,高拱立马越众而出道:
“陛下!这些漕工竟敢劫持钦差,此风不杀,必成汉之黄巾!请调神机营五万,踏平此等反贼!”
徐阶的笏板轻叩金砖,引起众人注意后,这才起身禀道:
“陛下请看塘报。此乃钦差王远的密折,内附沈吉的贪腐账本。
河道御史沈吉私扣工钱三十万两,皆入严世蕃的‘琼花楼’账房。
当地有民谚,云:‘漕工泪,比盐咸;运河水,漂骨寒。’
王钦差言:三日内必使漕运通航!”
嘉靖帝的丹凤眼掠过各式各样的证据,最后在一张血书上停留了片刻。突然抓起青词掷向香炉:
“沈吉的狗头,可换运河三日安宁。传令王远尽快解决,盐政改革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