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要瞎了!”
林一凡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嘴里抱怨着。
这几天他一直在看各个商业片导演的作品,一天看十几部,看的他想吐。
不看又不行,他现在可不是刚入行的时候,拍小成本电影那会了。
那会投资小,亏了也没多大事,所以他敢让张浩当导演。
两亿多米元的投资,即使他准备了分镜头剧本,也必须找一位实力过硬的导演来拍摄。
张浩是最合适的人选,特别是经历过毒打之后,他现在已经彻底看清了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工具人的命。
对林一凡的安排百分百执行,不打折扣。
但张浩还有《黑客帝国》第二部要拍,抽不出时间来米国拍电影,林一凡只能另找他人。
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人选除了要有能力实现林一凡的意图外,还得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当一个完美的工具人。
为人熟知的导演,人家不缺片子拍,没必要为了林一凡给的三瓜两枣,放弃自己的主见,给林一凡当工具人。
不为人熟知的……都不为人熟知了,鬼知道谁有实力。
林一凡初步把下一部电影定为动作片,他现在的工作,就是观看那些没啥名气的动作片导演拍的电影,希望淘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现实让他很失望,连着看了好几天,没看到一个让他有想法把人叫来聊聊的。
没名气是有原因的,拍的真烂!
“林,还没有确定导演人选吗?”汤普森来到林一凡的办公室,见他眉头紧锁,开口问道。
林一凡摇了摇头:“没有合适的。”
汤普森诧异说道:“米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电影工业,各种类型的导演都有,怎么会找不到?”
林一凡将自己的要求和汤普森说了一遍。
不是没合适的,是合适的人家不愿意接他的单子。
两亿多米元的大投资,也不可能找那些没经验的,刚从导演系毕业的新人。
林一凡倒是不怕被新人拍扑街,有分镜头剧本在,再加上有他监督把关,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担心的是新人导演的水平不行,浪费拍摄经费和时间,给他增加无谓的工作量。
就像之前裴子铭,《孤注一掷》拍摄期间张浩出走,林一凡给裴子铭机会,结果裴子铭拍的镜头,有三分之一左右需要返工。
导致《孤注一掷》错过了新年档票房最高的头几天。
虽然最后票房不错,依然是大赚特赚。
但若是能在新年档第一天就上映,肯定能赚更多。
返工也导致了拍摄成本增加,降低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