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阅兵下(1 / 2)

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工匠紧紧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低声对身边的同伴说:“听到了吗?大王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很重要。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为帝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的同伴点头道:“没错,我们虽然只是普通的工匠,但我们的工作同样重要。帝国的强大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在咸阳城的各个角落,类似的情景不断上演。百姓们被赢襄的话语深深打动,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种希望不仅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国家强大的信心。

赢襄站在高台上,目光远眺。他知道,今天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大秦的未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他有信心,有决心,带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朕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曾经怀疑过,担忧过。你们担心自己是否足够支撑自己的梦想。但今天,朕要告诉你们,有志者,事竟成...”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柔和,但却更加有力:“你们要守护的,是你们的家园,是你们的亲人,是你们辛勤劳作的成果。而我要的是大秦帝国的繁荣,是你们的生活,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子孙后代的幸福。”

百姓们静静地听着,他们的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赢襄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帝国的未来,需要你们的智慧和力量。无论是工匠的巧手,农夫的勤劳,士卒的勇敢,方士的智慧,学子的勤奋,还是官员的尽责,每一个人都是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们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是帝国最强大的力量。”

赢襄的话语激发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他们仿佛看到自己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推动帝国前进的重要力量。

一位年轻的学子激动地对身边的同窗说:“大王说得对,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帝国的未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帝国贡献自己的智慧。”

他的同窗点头道:“没错,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帝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是大事小事,只要尽心尽力,就是对帝国的支持。”

在人群的另一处,一位农夫抹去眼角的泪水,对身边的妻子说:“大王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的辛勤劳作,大王都看在眼里。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耕种,为帝国多产粮食。”

妻子紧紧握住他的手,点头道:“是啊,大王如此关心我们,我们更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赢襄的话语不仅打动了百姓,也深深触动了那些新上任的修仙官员。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只是赢襄善后的工具,但现在他们明白,自己是帝国的一部分,他们的力量和智慧同样被需要和重视。

一位官员对身边的同僚说:“大王今日之言,让我深感震撼。我们虽然强于百姓,但我们同样来自于百姓,最终也要回馈于百姓......”

同僚点头道:“是啊,我们的法力不应该高悬云端,而应该落地生根,护佑河山,惠及百姓。这才是我们修仙者真正的使命。”

赢襄看着台下激动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今天的大秦帝国阅兵不仅仅是一场展示武力的仪式,更是一场凝聚人心的盛会。他通过这场阅兵,成功地将百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大秦帝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继续说道:“朕知道,前方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我们坚信自己的力量,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大秦的未来,不在天上,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的手中,就在我们的脚下。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开创属于我们的大秦新时代!”

赢襄的话语如同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火焰,激起了无尽的热情和动力。百姓们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这一次,不仅仅是对于君王的崇拜,更是对于自己力量的自信,对于未来希望的坚定。

“山河永矗,大秦不朽!”

“大王万岁,大秦万岁!”

......

赢襄抬起手,再次轻轻向下一压,欢呼声渐渐平息。他微笑着看着台下的人群,缓缓说道:“今日的阅兵,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帝国的武力,更是为了展示帝国的团结和力量。朕希望你们记住今天的激动和自豪......”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宣布,从今日起,大秦帝国将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增加修行教育投入,支持工匠和农夫的创新和发展......朕希望,每一个大秦子民都能享受到帝国发展的成果,都能在帝国的繁荣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大秦的未来,由我们共同开创。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了帝国的繁荣和强大,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奋斗不息!”

......

咸阳城的百姓们听到这里,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他们感受到了赢襄的霸气和决心,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

此时此刻,赢襄那蕴含着帝王气运与天地共鸣的声音,如同实质般穿透千山万水,精准地传入每一位他亲自任命的官员耳中。在这震撼人心的时刻,分散在大秦各郡县的他们,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感受着这份来自帝都的召唤。

在江南水乡姑苏郡,郡守李慕白正在审理一桩水利纠纷。

当赢襄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般在他识海中响起时,他手中的惊堂木突然停滞在半空。这位以‘冷面判官’着称的剑修,此刻竟感觉胸腔中有一股灼热的气流在奔涌。

他腰间的官印微微发烫,原本青玉质地的印身竟流转起金色的纹路——那是大秦国运正在凝聚的征兆。李慕白下意识地按住官印,透过衙门敞开的大门,他看见外面百姓们也都停下了脚步,朝着咸阳方向激动地张望。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何为“与民同心“。

数千里外的西北凉州,镇守使墨尘正在大漠中追剿马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