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一个妇人正在案板前忙活着,案板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肉菜,她正在揉面,原来是在准备包饺子。
看到李秀,妇人就像被注入活力的木偶,立马站起身来:“李秀哥,早啊!”
“赵婶子,早呀,忙着包饺子呢?”李秀笑着问道。
“是啊,我家那口子昨天在集市上把两担谷子卖出去了,赚了不少钱呢,今天包顿饺子庆祝庆祝!”赵婶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李秀哥就在我家吃饭吧,我手艺还不错!”
“不了,我带县太爷四处看看。”李秀朝着身旁的宋光明示意了一下。
赵婶子这才瞧见来人是谁,赶忙行礼,嘴里说道:“县太爷您好!”
宋光明颔首回应,可心里头却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年头,普通百姓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这赵婶子居然能包肉饺子吃,再瞧她那一脸福相,日子肯定过得挺滋润。
接着往前走,经过作坊区的时候,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像是一场交响乐。
打铁的声音“叮当叮当”,就像铁匠在敲打着欢快的鼓点。
织布机“咔嗒咔嗒”,好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磨豆子的“沙沙”声,仿佛是豆子在轻声细语。
工匠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各自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作坊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出去吗?”宋光明眼睛里满是好奇。
“那当然啦,现在周围几十里的人都跑到小山村来买东西,就连一些小商人也常常来收货。”李秀笑着解释道。
路过一个染坊的时候,只见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正往染缸里倒水,旁边的架子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匹,那些布匹就像天边的彩虹一样,鲜艳极了。
“这染料是从哪儿弄来的?”彭晓燕忍不住发问。
“有些是从县城买的,还有些是我们自己配的。”李秀轻松地回答。
穿过熙熙攘攘的集市,三个人来到了村中心的广场。
广场上的人来来往往,挑水的人像勤劳的蚂蚁在穿梭,聊天的人围在一起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做买卖的人则像是精明的小商人在讨价还价,好一幅热闹繁华的景象。
“这,这哪像个村子呀,简直就是一座小城镇嘛!”宋光明忍不住惊叹,“李兄弟,你这小山村可比我那县城还要繁华热闹呢!”
“您过奖了。”李秀嘴角微微上扬,“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能有这么一个安宁的地方,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李公子,我们能不能到你家吃顿饭?”彭晓燕突然对李秀问道。
只是她说完这句话后,满脸通红。
李秀通过透视眼,看到了彭晓燕前胸起伏的小白兔,以及兴奋的心跳。
这小娘子也太着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