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四合院:杀光聋易贾,全球薅羊毛 > 第163章 又砸了三人组的玻璃

第163章 又砸了三人组的玻璃(2 / 2)

送完举报信后,李墨突然觉得好久没回来看看,感觉老家气氛都有了些许改变。

思来想去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唉,物资都拿去还债了,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也就只能拼命给他们打鸡血,让他们精神丰富起来。

为此李墨还专门跟轧钢厂的侦察兵小队沟通了一下,知道现在轧钢厂也不好过,小灶都快停了,现在很多基本物资都开始限量了,哪还有多余的东西做小灶,李怀德又不是杨厂长,不管啥事都先吃喝一通,现在李怀德可是跟着工人一起吃食堂的主儿。

因为小灶基本停了,所以傻柱最近的日子也一般,崔大可也开始萎靡了,毕竟没东西可买的采购科真就没多少话语权,现在计划外物资一个人每月能买个三五十斤已经算厉害了,根本就不可能像那些穿越者写的动不动几百上千斤的采购额,不然电视剧里的崔大可也不可能因为一头猪就能得到个工人身份。

来都来了,所以李墨还是觉得应该做点什么,现在外面到处都是逃荒的,别看现在是夏粮刚上市的时节,但是华中地区大片大片的土地颗粒无收,就算有那也是减产严重,本来就寅吃卯粮,浪费了许多储粮,又还了大量的粮食,好在现在国际粮价降了一些,购粮计划也比原先历史上提前了不少,所以各大城市的基本粮食保障还是可以满足的,也就是赈灾粮食很缺。

陈天强和霍家现在也在积极筹措粮食,当然大部分都是出自李墨的空间,被他倒了好几手,这才从不同的地方集中到港岛。

但是就国内那些采购额相比国内巨大的粮食空缺而言,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有什么办法呢?没钱啊!到处都要花钱。

无奈之下,李墨相陈天强建议继续用矿产抵货款,毕竟东南亚一旦平定下来,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大量的廉价劳工完全能够满足用工需求,到时候多少矿产都能吃下。

不过粮食到位还得等一两个月,毕竟凡事都得讲究一个有据可查,今天下订单明天就到港的事情李墨才不会那么傻的去做。

在上空四处看着土地的荒凉,还有成群结队的逃荒人员。

李墨最终还是狠不下心来放任不管。

唉!都说天灾人祸,两者都是相互影响的,急功近利已经让事情难以收场了,贫苦百姓不过是想要一口饱饭罢了。

于是李墨等灾民们四散开去各自休息的时候,悄悄的在他们的身边放了一小袋粮食,灾民警惕性都很强,虽然走路的时候成群结队,但是只要是休息的时间,绝对是散开的。

这些粮食也撑不了多久,三五天还是可以的,如果省着点吃,顶上一个多星期也不是不可能。

李墨前世跟自己的奶奶聊过这个话题,奶奶说,那根本就不止三年!从结束大食堂开始就已经吃不饱了,不过是等到57年开始大旱又开始加剧,一直持续到60年底都是吃不饱的。

而所谓能吃饱的意思,就是别管是什么,只要是没有毒的就往肚子里塞,那叫能吃饱,灾荒那几年很多人都是乱吃东西被毒死的,只要有得吃,根本不在乎好不好吃,后来分下来的粮种都是一边种一边偷吃,直到种子里面掺了66粉,才没人敢吃。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才开始有所缓解,李墨小时候,九十年代了,在农村里只能说是不会挨饿,肉那也是极少的。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看,以前填饱肚子的真的不一定是正经粮食。

真正亲眼见识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墨才突然觉得,时代浪潮下的大势,真的很难因一人而改变。

尽自己所能吧!想到这里,李墨看了一下空间里自己打算留着带妹游湖的小贝加尔湖,陷入了沉思。

可以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