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工的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响应和配合中国国内的抗战。”高桥圭夫继续说道,“也许,还有大量尚不为我们所知,但实际上已经发生的谍报工作。他们勇敢,全能,精通化妆术,而且足智多谋。总是准确地戳到日本帝国最敏感的痛感神经,让我们疲于应对却又一筹莫展。那么,问题来了,下一步,他们会要干什么呢?”
高桥圭夫环视在座的几位军官。
北村禄郎道:“高桥中佐,你不是一直在研究这些中国特工的行动轨迹吗?难道你就没有一点发现?”
高桥抬头盯着北村:“我敢打赌,中国特工的下一个行动目标,很可能会是大日本帝国的军工生产系统!”
“军工生产系统?”石野相原大惊失色。“高桥中佐,你认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具体会是在哪里呢?”
“中国海军已经全军覆灭。对中国军队来说,海军对他们的威胁不大。”高桥圭夫说,“所以,造船厂基本可以排除。现在对中国军队威胁最大的,无疑是我们的飞机生产,尤其是轰炸机的生产。其次是坦克、装甲车和山炮的生产。”
“你认为这些中国特工,下一步最有可能的是,破坏我们的飞机生产?”石野相原说。
北村禄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天方夜谭!高桥中佐,你真以为中国特工无所不能?”北村禄郎说,“我们的飞机生产厂都有重兵把守,坦克厂也是!十几年来从没出事!中国特工就那么几个人,我不认为中国特工有胆量袭击我们的飞机生产厂。”
“北村中佐,谨慎一点没有坏处。”石野相原说。
高桥圭夫没想到石野大佐会赞成自己的判断。
“可是,我们并不熟悉帝国的军工生产体系。除非参谋本部能够告诉我们帝国军工生产的结构和布局,否则的话……我们根本就无法提供保护,而且,我们也没有相应的授权……”牧野智久说。
高桥圭夫看向石野相原。
“我去找长泽将军,争取拿到这些授权!”石野相原说。
散了会,高桥圭夫回到办公室,心情大好。
“那辆卡车找到了吗?”高桥圭夫问武田泰一。
“找到了。”武田泰一说。“一个叫龙井次郎的人,租用了这辆车。新兵营出事第二天一早,这辆卡车已被送回租车行。”
“龙井次郎这个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还没有找到!”
“只怕这个龙井次郎,又是中国特工伪冒的!”高桥圭夫说。
“我让租车行的老板辨认过黑板上这些人的画像,租车行的老板否认租车人是画像上的人。”
“也许,我们一直在被这些画像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