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试金属分析仪的关键参数时,冯峰不顾陈诚的提醒,坚持使用自己计算出来的数据,结果,仪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导致整个调试工作前功尽弃,项目进度被严重耽误。
苗翠翠得知后,十分生气,她把冯峰叫到一旁,严肃地说:“冯峰,你这是怎么回事?之前跟你说的话你都当成耳旁风了吗?做科研不是光靠理论就行的,每一个数据都要经过反复验证和实践,你这样一意孤行,不仅影响了自己,还拖累了整个实验的进度。”
冯峰心里不服气,他一直看不到这的研究条件,不由得辩驳了起来:“这能怪我吗?这里的实验设备和研究条件根本没法跟研究所比,很多数据都没办法精确测量,我已经尽力了,而且我用的方法是经过学术验证的,肯定不会有问题,是你们这里的环境和设备限制了实验的结果。”
苗翠翠听了他的辩驳,气得脸色铁青:“冯峰,你到现在还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实验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一直都在想办法克服困难,其他同事都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法,为什么就你不行?你一味一意孤行,不考虑实际情况,这就是你最大的问题,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这个实验会被你毁掉的。”
旁边的陈诚也劝道:“冯峰,你就听苗工的吧,大家都是为了把项目做好,咱们在工厂做研究,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只认死理,你好好反思下吧,和大家一起把后续的工作做好,咱们一起加油把这个项目搞成功。”
陈诚作为他的大学同学,很了解他,上学时他就一副恃才傲物的样子,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仗着自己学东西比别人快,成绩也不错,所以他特别自负,成绩不如他的同学他看不起,成绩比他好的同学他又妒忌,在学校里就不怎么受欢迎,对老师的教导也常常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有更独特的见解。
他还经常在课堂上故意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想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要是老师没有当场给出令他满意的答案,他就会在课后一直缠着老师争论不休,甚至还会在同学面前贬低老师的水平。他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让很多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
陈诚苦口婆心地劝着冯峰,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可冯峰却觉得陈诚是在帮着苗翠翠指责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怨气愈发浓烈,他不耐烦地打断陈诚:“你别在这假惺惺地劝我了,你是不是在这工厂待久了,没出息了,就知道听他们的话吗?我有我的专业判断,不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
陈诚听了冯峰的话,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耐着性子说:“冯峰,我真的是为你好,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实验好,咱们都是同学……。”
冯峰不等他说完,却冷哼一声,转身就走,嘴里还嘟囔着:“谁要和你们团结,我靠自己也能把这个实验做好。”
苗翠翠看着冯峰的背影,怒道:“冯峰同志,你再这样继续下去,就别想参与这个实验了!从哪来的回哪去吧”,冯峰听到这话,脚步顿了一下,但还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见他这样,苗翠翠气呼呼的来到王为民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委屈起来:“为民,你看看这冯峰,我好言相劝他根本不听,还一意孤行,把项目进度都耽误成这样了,我刚刚都警告他了,他还这副态度,你说这事儿咋办啊?”
王为民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翠翠,先别着急,我给徐所长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