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三月,刘备率军抵达彭城郡。
岳飞升迁为镇南将军后,刘备便解除了他彭城太守的职务,要求他一门心思操练水军。
韩信比刘备早到达,并且提前做好了安排。
沛国比彭城郡大得多,犹如一个手掌包裹着彭城郡西、南两大方向。韩信将军队拆分成四支,分别驻扎在小沛、萧城、竹邑、符离四城。
此四城,不仅位于最前线,而且无一例外全部依河而建,这就意味着拥有水师的孙军可以将这四座城池作为攻刘的前线,水陆并进。
其中符离在竹邑下流,这仗一共涉及三条河流。
韩信率张宾和养由基领兵八千亲自驻扎在之前被他亲手毁掉的小沛,谢玄率伍云召伍天赐兄弟领兵四千驻扎萧城,文聘率飞卫、纪昌师徒领兵五千驻扎竹邑,贾复率沙摩柯领兵三千驻扎符离。
三条河流中,韩信走哪条都能攻入徐州,刘备想取胜,首当其冲必须牢牢抓住三条河流的控制权。
没水军怎么抓水权呢?答案就是控制依水而建的城池。
举个例子,符离在竹邑下游,只要夺了竹邑,韩信的战船压根进不了符离,那么符离的军队也就没了作用。
这样的城池刘备也有,符离再往下是取虑城,小沛下游是彭城郡的留县,萧城下游是彭城,此三城同样依河而建。
竹邑往北是彭城的甾丘城,并不临河,虽然不涉及水权,但为防止韩信走陆路进入徐州,刘备还需要在此城安排人驻守。
总而言之,这场战役争的是水权,而水权全在这依河而建的七座城池当中。
留县、彭城、取虑在手,韩信便不敢长驱直入。
一旦刘备失去这三座城的任一座,这场战役他便输了。
当然能一直僵持着直到岳飞练好水军再丢也行。
可反过来,刘备打下韩信布兵的全部四座城池也不算赢,顶多算战线前移。
小沛上游有丰城,萧城上游有杼秋城,竹邑上游有相城,打下这七座城池,刘备才算赢。
或者大规模歼灭韩信军队,让他无力继续进攻。
刘备更倾向于后者。
跟项羽打完后,刘备的军队就只剩三万多人,后续虽然有所补充,但一场瘟疫又给砍下去了。
广陵给岳飞留了两万人,此战他率领的兵力刚一万出头,算上彭城郡兵才达到一万五千人,而韩信有两万人。
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固守,或者诱敌深入打埋伏才是上策。
而在刘备看来,久守必失。
此外,留县三城的防御力也没有高到能让刘备高枕无忧的程度,一直守到岳飞将水军练好的可能性也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