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04章 温柔补丁

第404章 温柔补丁(2 / 2)

走到山腰时,林小婉忽然从药篓里抽出片薄荷叶,往玉盒缝里塞:“让师祖母也闻闻清凉味。” 叶片的边缘蹭过盒面的莲纹,留下道浅浅的绿痕,像给玉盒别了片小小的翡翠。苏瑶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这玉盒早已不是装器物的容器,是个会呼吸的念想 —— 装过枇杷膏的稠,盛过冰糖的甜,现在又藏了薄荷的凉,每样都带着人的体温,带着要把暖意递出去的热。

山风掀起林小婉的衣角,药篓里的薄荷草沙沙作响,像在应和远处孩子们的笑闹。苏瑶低头看怀里的玉盒,那道凹痕里仿佛真的藏着片小小的星空,亮得能照见师祖母往盒里装冰糖的身影,照见老玉匠妻子喂孩子枇杷膏的模样,照见林小婉此刻眼里跳动的光。

“等过了年,” 林小婉忽然仰起脸,鼻尖沾着的薄荷草汁亮晶晶的,“咱们把后山的孩子都叫来,教他们认药草好不好?师祖母说,认得草木心,才能懂人的疼。”

苏瑶点点头,风把她的声音吹得软软的:“好啊,还要教他们熬枇杷膏,教他们把糖放进药里,教他们……” 她顿了顿,指尖又摸到那道凹痕,“教他们记住,再急的日子,也得带着点甜走。”

张思贞望着地上交叠的影子,忽然想起老玉匠案头那尊未完成的玉佛。佛衣的褶皱被雕得极浅,却在光影里生出流动的质感,当时她还笑说这佛像是披着云絮,此刻看莲纹影子裹着老人的肩头,倒真像那尊玉佛活了过来,正用无形的衣袂轻轻托着他的佝偻。

“爷爷的背是那年雕莲池屏风累弯的。” 苏瑶的声音混着山风飘过来,张思贞转头时,看见她正望着老玉匠的方向,眼里盛着点潮意,“师祖母说,那屏风要嵌在山神庙的供桌后,他非要亲自雕完九十九朵莲,说要替后山的孩子们求个平安。”

地上的莲影随着阳光慢慢移,莲瓣的弧度恰好卡在老人影子的肩头凹陷处,像双温柔的手在轻轻托举。张思贞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老玉匠,他正蹲在莲池边捡碎玉,后腰别着的錾子露着半截,阳光照在上面,反光恰好落在池里的残叶上,像给枯荷镀了层银。那时她还不懂,为何老人总对着碎玉出神,此刻看这莲影相护的光景,倒觉得那些碎玉和这道影子一样,都是岁月落在他身上的温柔补丁。

“他雕坏的第一朵玉莲,现在还摆在柜台最下层。” 苏瑶往山下走了两步,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花瓣裂了道缝,他却不肯扔,说这裂痕像极了雪山上的冰纹,反添了点野趣。后来师祖母在裂缝里嵌了银丝,倒成了最特别的一朵。”

张思贞低头看自己的影子,正踩在莲纹的某片花瓣上。忽然觉得这地上的光影原是幅流动的画 —— 老玉匠的影子是山,莲纹是绕山的云,她们的影子是往山下走的溪,而玉盒里的银铲、残绣、麦芽糖,都是藏在画里的星子,在时光里闪着暖光。

山神庙的钟声遥遥传来,老玉匠的影子抖了抖,该是抬手抹了把脸。张思贞看见莲影的某片花瓣忽然亮了些,是玉盒上那道凹痕反射的光,像颗星子落在老人的肩头影子上。她忽然想起药经里说的 “莲生淤泥而不染,玉藏石璞而蕴光”,原来器物与人心的相护,从不需要言语,就像这影子的交叠,就像老玉匠藏在刻痕里的疼惜,早被时光酿成了不言自明的暖。

“走吧。” 苏瑶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张思贞抬头时,看见老玉匠正弯腰往柜台里钻,想来是要继续打磨那半块林小婉雕的莲花玉料。地上的莲影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像在替他拂去肩头的尘埃。

苏瑶低头看怀里的玉盒,指腹又一次覆在那道凹痕上。这一次,硌人的棱角仿佛都化作了温软的弧度,像枚被岁月磨平了边角的印章,轻轻盖在时光的纸页上。左边是师祖母举着银簪的手 —— 她仿佛还能看见老人坐在油灯下,银簪在玉盒底急促地刮动,琥珀色的枇杷膏屑粘在簪尖,映着她鬓角的白发,像落了层碎雪;右边是林小婉往盒里塞糖的指尖,小姑娘的指甲盖还带着点孩子气的圆润,油纸包在绒布上蹭出细碎的响,麦芽糖的甜香漫出来,把玉的凉都烘得暖了几分。

而这道凹痕,就是串起两端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