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研究院的地下数据室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味与电子元件的冷香。惨白的LED灯照在一排排金属档案柜上,柜门上的编号从“1990”到“2024”依次排列,像一串凝固的时间刻度。叶云天蹲在编号“1999”的柜子前,手指划过冰冷的柜门,耳边传来妻子林月瞳翻动纸质档案的沙沙声。
“建伟当年把重要数据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存在研究院的主数据库,另一部分他亲手锁在了这个‘冷备份’柜里,钥匙只有我有。”林月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从包里掏出一把铜质钥匙,插入锁孔,“他说过,除非‘云天’需要,否则永远不要打开这个柜子——现在,应该就是时候了。”
柜门“咔嗒”一声弹开,里面没有预想中的纸质文件,只有一个巴掌大的黑色金属盒,盒身刻着熟悉的纹路——那是父亲叶建伟标志性的“空间折叠示意图”,与《空间折叠实验手记》封面的图案一模一样。叶云天小心翼翼地拿起金属盒,触到盒底时,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像是里面藏着某种休眠的能量。
“这是老式的磁光硬盘盒,得用研究院的古董读取器才能打开。”林月瞳领着他走到数据室中央的操作台,那里摆着一台机身泛黄的设备,屏幕还是老式的CRT显示器,“当年建伟特意留下的,说只有这种设备能读取最原始的实验数据,不会被现代系统干扰。”
叶云天将金属盒接入读取器,按下启动键。显示器发出“滋滋”的电流声,屏幕上先是闪过一片雪花点,随后慢慢浮现出一行黑色的宋体字:“叶建伟·空间折叠实验·双能源理论·备份数据·1999.11.05”。
“双能源理论?”叶云天的呼吸骤然急促,他滑动鼠标,点开了第一个文件夹。文档里的内容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的诸多谜团——父亲提出的“空间折叠”并非依赖单一的科技能量,而是需要“双能源驱动”:以微波辐射、粒子加速等“科技能量”作为基础动力,负责撕裂空间壁垒;同时必须以佛力、灵气、魔法元素等“非科技能量”作为稳定剂,中和空间撕裂时产生的紊乱能量,两者的输出比例需维持在3:1,一旦失衡,就会引发能量暴走,打开不可控的虫洞。
“原来如此……”叶云天盯着屏幕上的能量平衡公式,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之前在天文台的粒子捕捉失败,就是因为只有科技能量,没有非科技能量做稳定,才会引发空间能量紊乱。爸当年肯定早就发现了这一点。”
他继续向下翻阅,文档的后半部分突然出现了一段标红的实验记录,标题是“1999.10.27 生物能量介质测试实验”。记录里详细写着:父亲为了寻找更高效的“非科技能量载体”,尝试用家鸭的血液作为生物能量介质——那是1999年深秋,家里养了三年的母鸭“阿黄”正要下蛋,父亲却为了实验,亲手抽取了它的血液。
实验启动后,血液中的生物能量与科技能量产生了共振,但很快就失控了。记录里用颤抖的字迹写着:“能量突然暴走,空间出现细微裂隙,阿黄的悲鸣声中,有黑色的雾气从裂隙中溢出,附着在血液样本上——那是它的灵魂,带着强烈的恐惧与痛苦,变成了‘怨灵’。裂隙虽小,却让周围的空间能量产生了永久性畸变,此后需戒杀持素,以赎此罪。”
叶云天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终于明白,叶云僧1岁时目睹父亲杀鸭引发天地共鸣的真相,也终于理解父亲后来为何坚持全家持素——那不是单纯的信仰转变,而是对实验失误的愧疚,是对生命的敬畏。记录的最后,父亲画了一张简单的草图:黑色的怨灵周围缠绕着红色的能量线,旁边写着“生物能量若带负面情绪,必加剧空间紊乱,此为‘杀业’,需以慈悲化解”。
“原来是这样……”林月瞳站在他身后,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她指着屏幕上的生物能量分析图,“建伟当年不懂生物能量的特性——动物在恐惧、痛苦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会急剧升高,这种负面激素会让生物能量变得极具破坏性,根本无法作为稳定介质。他后来之所以研究‘跨物种基因共振’,其实是想找到一种纯净的、不带负面情绪的生物能量载体。”
叶云天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到操作台旁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飞速书写。父亲的双能源理论、生物能量的教训、天文台实验的失败、找到的佛莲碎片……所有线索在他脑海里交织,最终凝聚成“云天0号”的新设计方案。
“之前的云天0号,只有科技能量传导的公式,现在必须修改。”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镂空的金属圆环,在圆环内侧写下两排公式,“这一排是科技能量传导公式,负责驱动空间折叠;另一排是‘非科技能量兼容接口’,专门预留出道符的符文槽和佛力嵌入点——云玄的镇厄符可以贴在符文槽里,云僧的佛莲碎片可以嵌入核心,这样就能形成双能源平衡。”
马克笔在白板上划过,金属圆环的设计图渐渐清晰:核心位置留了一个直径一厘米的凹槽,用来放置佛莲碎片;内侧的符文槽呈环形排列,正好能容纳叶云玄画的“镇厄符”;底部还预留了一个小型接口,以备后续接入魔法元素——这是他结合叶云芳之前提到的“魔法频率共性”,特意加上的设计。
“这样一来,科技、佛力、道符、魔法就能形成互补。”林月瞳凑过来,指着白板上的设计图,“但生物能量的部分呢?建伟的记录里说,纯净的生物能量也能作为稳定剂,比如豆豆和包包的基因,还有雪鲸的基因,都是纯净的能量载体。”
“我会在圆环的外侧加一个生物能量输入模块。”叶云天在设计图上补充了一个小小的接口,“等后续测试时,用你们研究院的基因样本做实验,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生物能量介质。”
就在这时,数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叶云僧走了进来。他穿着简单的灰色僧衣,手里攥着那串因果佛珠,佛珠上的金色纹路微微发光。“哥,你找到的那枚佛莲碎片,我感应到了熟悉的佛力波动。”他走到操作台旁,将佛珠放在金属盒上,“刚才我在灵隐寺禅修,佛珠突然发烫,像是在呼应什么——你能把碎片给我看看吗?”
叶云天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金色碎片,递了过去。叶云僧接过碎片,将它放在佛珠旁边。碎片刚一接触佛珠,两者就同时爆发出柔和的金光,金光中浮现出一段模糊的幻象:
1999年的灵隐寺,父亲叶建伟穿着灰布中山装,站在大雄宝殿的佛前,对面是一位手持念珠的高僧。高僧将一枚佛莲碎片递给父亲,语气庄重:“空间折叠之术,若只为科技之利,必引杀业;唯有怀敬畏之心,以佛力、道心制衡,方能避免裂隙之祸。此碎片嵌有千年佛骨之力,可暂稳空间能量,但终需以‘护生’为根本,方能长久。”
幻象渐渐消散,金光也随之褪去。叶云僧收起碎片和佛珠,看向叶云天:“这就是爸当年得到佛莲碎片的真相。高僧早就提醒过他,科技必须敬畏生命,否则必然引发业力反噬。天文台的失控、鸭血怨灵的诞生,都是因为违背了这个原则。”
叶云天沉默着点头,重新看向操作台的屏幕。他滑动鼠标,翻到数据的最后一页——那里没有公式,没有记录,只有一行父亲手写的字迹,墨迹已经有些褪色,却依然清晰:
“溟海之底,明代‘梵音号’沉船,藏有佛道双能源之关键,此为跨体系能量平衡之秘,需寻之。”
“溟海……梵音号……”叶云天轻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神变得坚定。他终于明白,父亲的研究从来不是孤立的,从佛莲碎片到道符,从生物能量到魔法元素,再到这沉没在海底的古船,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跨体系的能量平衡,才是掌控空间折叠、弥补杀业的关键。
他拿起白板上的马克笔,在“云天0号”设计图的角落写下“溟海·梵音号”五个字。“接下来,我们有两件事要做。”他转过身,看向林月瞳和叶云僧,“一是完善云天0号的双能源核心,二是找到溟海的梵音号——爸留下的秘密,藏在海底,也藏在每一个需要敬畏的生命里。”
数据室的LED灯依旧惨白,但叶云天的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光亮。父亲的“双能源理论”不仅是空间折叠的钥匙,更是对生命的忏悔与敬畏。而他接下来要走的路,不仅是为了揭开父亲失踪的真相,更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心愿——用科技守护生命,用跨体系的能量平衡,弥补曾经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