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升级的第一刀(1 / 2)

系统升级完成后,路明的工作骤然陷入连轴转的忙碌状态。

按照优先级排序,5 个营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与5个营的东风21d率先启动生产,进入紧锣密鼓的生产序列。

而在这些导弹营完成组建后,后续还有大批新型号导弹营将陆续纳入生产计划,基地生产序列的饱和状态一眼望不到头。

空军方面同样是高速运转的节奏 ——5个空军基地正以日均生产十架大型运输机的速度,快速补充着拉卡空军的战力。

9 月 1 日,北塞浦路斯。

细雨如丝,沾湿了伊斯梅尔?梅廷中将的肩头。

他捧着那份尚带着油墨气息的总统令,指腹一遍遍摩挲着烫金的国徽,浑浊的泪水终究没忍住,顺着布满沟壑的脸颊滑落。

这是埃苏丹下台前签署的最后一道命令。

命令措辞清晰而决绝:原土耳其爱琴海方面军即刻向库尔德政府投降,并无条件接受库尔德政府的统一指挥。

雨幕中,库尔德军事总指挥萨拉丁亲率库尔德第一师的101突击旅,秘密进入北塞浦路斯。

与此同时,库尔德政府已正式向英国驻军及北约维和部队发出通牒,要求限期撤离塞浦路斯全境。

伦敦和北约立刻嗅到了战争的味道,准备向塞浦路斯大举增兵。

尤其是希腊,对于塞浦路斯的变……非常敏感。

9 月 2 日。塞浦路斯北部。

海的浪涛拍打着礁石,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预演。

一艘渔船的失踪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库尔德政府与塞浦路斯之间激起了致命的涟漪 —— 最后通牒的时限,正随着夕阳沉入海平面而步步紧逼。

塞浦路斯控制区的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军营外的风卷着沙砾,在铁丝网上来回刮擦,发出细碎如磨牙的声响。

拉卡情报部的十几名特别行动人员猫着腰,撬开军营侧门的锁扣时,金属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他们熟练地从军火库拖出火箭弹,橡胶手套蹭过弹体的冰凉触感,让领头者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三公里外的废弃仓库里,三十余名库尔德武装人员早已换上塞浦路斯军人的制式迷彩。脸上的油彩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有转动的眼球偶尔反射出微光。

带队指挥官用夜视仪扫过远处的伦敦基地,指节在火箭弹的弹体上轻叩,压低的声音裹着寒气:“检查发射诸元。”

仓库角落的十二具火箭发射架早已昂起头,黑洞洞的炮口像蛰伏的猛兽,呼吸间都喷吐着死亡的气息。

凌晨两点十七分,指挥官的喉间挤出一声低喝。

十二道火光骤然撕裂夜空,拖着橘红色尾焰的火箭弹像挣脱锁链的毒蛇,呼啸着扑向英军基地。

第一枚火箭弹砸中营房时,睡梦中的英军士兵甚至来不及睁眼,便被震碎的玻璃与砖石吞没。

弹药库殉爆的火球腾空而起,将半个基地照得如同白昼,断裂的枪支与浸透血泊的军靴在废墟里交叠,幸存士兵的哀嚎像被踩住的猫,凄厉得让人头皮发麻。

“撤!”

指挥官望着基地腾起的浓烟,挥手的动作干脆得像斩断绳索。武装人员拆卸装备的速度快得惊人,仿佛从未在此处停留。

伦敦基地内,三十多具覆盖白布的遗体正被抬出废墟。

英军指挥官攥着染血的地图,指节泛白几乎嵌进桌面。

“是塞浦路斯人的军营!把炮弹给我打过去!”

五分钟后,数十发 155 毫米榴弹炮炮弹带着尖啸砸向塞浦路斯军营。

睡梦中的士兵在火海中化为焦炭,幸存的军人抓起武器冲向炮位,双方的炮火在夜空交织成刺眼的光网,枪声与喊杀声在旷野里撕扯了整整七个小时。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硝烟,塞浦路斯军营已成焦土,英军阵地也布满弹坑。

库尔德特种部队借着晨雾潜入英军防线后侧,便携式雷达的屏幕上跳动着三十余个热源点,坐标正实时传回指挥部。

半小时后,十二架歼 - 16 战机编队刺破云层,机翼下的智能弹药反射着冷光。

轰鸣声如惊雷滚过,第一波打击精准命中英军炮兵阵地,殉爆的炮弹将炮管抛向二十米高空。

滑翔制导炸弹顺着通风管道钻进地下掩体时,指挥中枢的军官们还在争论是否要请求空中支援……

战机返航时,英军阵地已沦为燃烧的废墟。

摧毁英军基地后,库尔德人的战机调转方向,对着塞浦路斯空军基地倾泻弹药,跑道瞬间布满蜂窝状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