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库尔德参战(2 / 2)

双方在巴库以北地区展开拉锯战,萨法维集团军虽凭借兵力优势一度突破俄军第一道防线,但在俄军预备队的反冲击下,始终无法扩大突破口。

至此,高加索地区的战局从萨法维集团军的快速突击,转入两军在阿塞拜疆北部的对峙阶段。

萨法维集团军在稳定了北线后,转而对巴库巷战进行收尾。

……

在小亚细亚半岛,十几万库尔德国防军向东部凡城集结,其先头部队一路强行突击,直接进入占贾地区。

库尔德国防军横穿纳卡地区,涉及敏感,就不详细描写了

库尔德国防军在经过建国战役后,其大部分编制得到了保留。

他们主要是来自于原库尔德城防军和投降的土耳其部队整编而成,属于库尔德政府的二线部队。

但这支部队经历了建国战役的洗礼后,部队的作战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大量克隆人进入部队,充当各级军官,加强了国防军整体的战斗力。

能在这支部队中充当军官的普通人,不是战功彪炳,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路明把国防军统一整编成四个集团军,番号为第四到第七集团军,下属旅级单位也按照401、402旅番号依次排列。

库尔德国防军每个集团军有2个装甲旅和3个机步旅,配备炮兵旅、火箭炮旅和工兵旅,总兵力达到了3多万人。

这次在南高加索爆发的战斗,路明第一时间就想到把国防军投入战斗,同莫斯科打消耗战。

率先进入占贾的是库尔德第四集团军,他们在穿越埃里温政府军控制区的时候,爆发了小规模的战斗。

埃里温政府面对十几万库尔德武装大兵压境,只能充当鸵鸟。

在阿塞拜疆武装几天内被打爆的情况下,埃里温政府吓坏了,他们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只能任由库尔德武装浩浩荡荡的“借道”进入占贾。

这个时候,莫斯科政府终于慌了。

他们的陆军正规军总兵力不过24万,分成12个集团军,其中东部军区就有5个集团军。

整个莫斯科欧洲部队和中部,加起来只有七个集团军,总兵力也不过15万人左右。

面对十几万库尔德精锐向南高加索地区进军,莫斯科兵力不足的弱点显现无遗。

没办法,莫斯科只能派遣包括格罗兹尼武装在内的多支国民近卫军加入战斗,并相应的抽调在马什哈德部署的大量东部集团军部队。

在库尔德政府军大举进入南高加索地区后,一场大战已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