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 第122章 得知真相,薛家反应

第122章 得知真相,薛家反应(1 / 2)

薛宝钗看着被宁国府亲兵押进来的两人,不由得愣了一下。

因为她并不认识这两个人,不明白贾琅如此安排有何深意。

看着薛宝钗有些迷茫的眼神,贾琅淡然一笑。

眼前这两人一个是金陵府衙负责南城的捕头孙金发,另一个则是南城的拐子刘三,也就是拐卖甄英莲的人。

这两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薛宝钗乃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薛家的嫡女大小姐,自然不会认识他们二人。

随后贾琅轻笑一声道。

“薛姑娘不认得这两人也不稀奇,你们俩还不自报家门,把这次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和薛姑娘说一说。”

“是,是。”

孙金发和刘三赶忙便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了。

说起来这两人也是非常有意思。

刘三在按照孙金发的吩咐把甄英莲一女两卖之后,便想着开溜,免得被杀人灭口。

然而孙金发早就做了准备,刘三还没到码头就被孙金发安排的人截住了,是贾琅提前安排人盯着刘三,顺势把人救了下来。

至于孙金发,他同样也是贾雨村的一枚弃子。

无论事情成功与否,他都属于要被贾雨村灭口的人。

贾雨村身边的钱师爷派人去灭口孙金发时,一样也被贾琅安排的人救了下来。

所以两人宛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就把事情全都交代了。

另一边,薛宝钗听完了算计薛家的人居然是金陵知府贾雨村后,整个人都不由得愣住了。

她怎么也未曾想到,此事居然是贾雨村在幕后主使。

看着薛宝钗一脸惊愕的样子,贾琅摆了摆手后让人将孙金发和刘三带了下去,随后淡然说道。

“看薛姑娘的意思,似乎对这件事情很难接受啊。”

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道。

“贾雨村是荣国府一手提携上来的。”

“公爷的意思无非是说,这件事其实是荣国府在算计我薛家。”

“但荣国府和公爷的矛盾可谓是人尽皆知,一时之间,小女子实在不知该如何分辨。”

贾琅轻笑一声道。

“你倒是委婉,其实你无非就是在怀疑这件事是我一手安排的。”

“毕竟以宁国府的能力,操控这点事情,不费吹灰之力。”

“相比起我的话,你其实更愿意相信你姨母不会害你薛家对吧。”

薛宝钗微微点头后道。

“姨母和我母亲乃是一母同胞的血亲,我实在不敢相信她会对我薛家存心不良。”

贾琅不由得摇了摇头。

“还是太天真了,利益面前,莫说姨母,亲生母亲又待如何。”

“你应该知道林如海林大人吧。”

“若论及关系,林家跟荣国府,可比你薛家亲近多了。”

“林夫人乃是贾老太太的嫡女。”

“但为了利益,荣国府能够贿赂太医,在林家幼子的药物动了手脚,险些害的林大人夫妇丧子。”

“你可能觉得此事有些骇人听闻,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林大人如今就在余杭,你若是想求证的话,可以派人去一趟,五六天就能得到结果。”

“荣国府连林家都能算计,你薛家就更不必说了。”

“薛姑娘是聪慧之人,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行了,你自己好生考虑一下吧,也可以回家与令堂商议一番。”

“等拿准了主意之后,再来别院寻我。”

“不过尽量快点,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我后天便要启程返回京师了。”

薛宝钗沉思片刻后说道。

“此事我定会与家母好好商议一番的,不过公爷,不知我大哥您打算如何处置。”

贾琅淡然一笑道。

“你大哥这种人,不好好收拾一番,早晚会闯出祸来的。”

“就让他先留在这吧,我好好料理他一番,保证他不会有性命之忧,也不会留下伤残,当然了,皮肉之苦就在所难免了。”

听到这里,薛宝钗松了口气后道。

“既如此,那就劳烦公爷了。”

“薛家准备了一些礼物,还请公爷笑纳,就当是管教家兄的束脩了。”

薛宝钗倒也不怀疑贾琅的话,毕竟以贾琅的身份,实在是没必要骗自己。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贾琅对薛家并没有带有敌意,相反,种种迹象来看,荣国府现在对薛家有点恶意满满的意思。

薛宝钗此时既然确定了薛蟠不会有性命之忧,也是松了口气,急着回家跟母亲薛王氏商议事情。

贾琅见状微微颔首。

“看薛姑娘归心似箭,我便不留了,来啊,送送薛姑娘。”

“多谢公爷,宝钗告退。”

在离开了宁国府金陵别院后,薛宝钗马不停蹄赶回了府中。

打发走了薛宝钗后,贾琅心情颇佳,命人奖励了薛蟠一顿他爱吃的鞭子之后,开开心心的回了卧房准备休息了。

教员诚不欺我啊,政治和人际是什么,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像荣国府这种敌人,一定要往死里弄,而像薛家、史家这种,则是可以分而化之,收为己用。

经过此事之后,薛家和荣国府离心离德已经成了必然。

事实也正如贾琅所料,在薛宝钗回到家中和母亲薛王氏说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薛王氏一脸的震惊之色。

“宝钗,你确定宁国公真是这么说的,你大哥这件事,其实是荣国府在背后捣鬼吗?”

薛宝钗点了点头很是笃定。

“没错,我听得一清二楚,而且经手之人刘三和孙金发,都在宁国公手里呢。”

薛王氏很是难以接受道。

“可,可荣国府为什么这么做啊,算计咱们薛家做什么。”

薛宝钗思考了一番后道。

“回来的路上,女儿想了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