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身着甲胄的忠靖候史鼎走进了帅帐之内,他看向应国公拱手一礼。
“史鼎拜见大帅,不知大帅召见末将有何吩咐?”
应国公轻笑一声。
“侯爷免礼,请坐吧。”
史鼎坐到左下首后,应国公接着说道。
“今日召侯爷前来,是有要事相商啊。”
“京都的勋贵子弟要不了几日便会来到北疆大营了。”
“这几日,我想侯爷也收到了不少的书信吧。”
史鼎微微点了点头。
“不错,大帅是否有些抹不开面子?”
应国公闻言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侯爷也是出身开国勋贵之家,自然明白其中之事。”
“若是往年,照顾一下这些晚生后辈不过是举手之劳,无伤大雅。”
“可是今年不同。”
“昨日的军报侯爷也看到了。”
“此次草原三十六部是要拼命了,整个草原大旱,若是他们不拼上一把,这个冬天他们是很难熬得过去的”
“粗略估算,此次北疆至少也面临着三十余万匈奴骑兵的入侵。”
“我等蒙陛下信任镇守北疆,一旦此战有失,被匈奴骑兵攻破北疆,长驱直入。”
“那生灵涂炭、天下倒悬便立刻就在眼前了。”
“如此危急存亡之秋,本帅如何能因为私情而误了公事。”
“找侯爷来,就是想商量一下如何处理这些人。”
史鼎听后微微一笑。
“大帅,勋贵们多年安逸,勋贵子嗣多是酒囊饭袋。”
“陛下征召这些人入军,本来也没指望他们能建功立业。”
“只不过是往年军中常有军需物资运送不及时之事。”
“今年北疆之战非同小可,军需物资万万不可延误。”
“陛下将这些顶级勋贵子嗣征召入伍后,勋贵们自然会盯着户部兵部,监督粮草军需运输,不会让北疆战事受到影响。”
“至于这些勋贵子嗣,就让他们各安天命吧。”
“兵凶战危,士卒死得,勋贵自然也死得。”
“不瞒大帅,我二哥也给我写了信,末将也是如此回复他的。”
“我二哥有数名嫡子,即便末将这个侄子真的在北疆殉国了,那也是我史家的荣耀。”
听完史鼎的话后,应国公心里也有了主意。
他本就不喜欢在军中走后门这一套,毕竟他自己的儿子也在前线浴血奋战。
只是此次涉及的勋贵太多,应国公也不敢全得罪了。
如今有了天佑帝派来的史鼎背书,那一切就都好说了。
“侯爷所言极是,那这些勋贵子弟,就听天由命吧。”
在简单的讨论了一下之后,应国公和史鼎便各司其职,开始了北疆的战线安排规划。
几日后,在经过长途跋涉以后,神都的勋贵子嗣终于来到了千里外的北疆前线。
此时的许多勋贵子弟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觉得家里已经给自己铺垫好了。
自己来到北疆就是走个过场,只需要留在大营内划划水,等击退北疆蛮族后就可以返回神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