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 第32章 查抄宁国府,英雄救美

第32章 查抄宁国府,英雄救美(1 / 2)

听到这里,宋墨和顾廷烨不约而同看向贾琅,两人都点了点头。

如果说之前家庭的遭遇还能够让两人忍受的话,那么这次北疆之行,顾廷烨和宋墨算是对于那所谓的亲情彻底失去了期待。

既然家人都要置自己于死地了,所谓的亲情,也不过是身外之物了。

在嘱咐完后,三人再度看了镇北军大营一眼,随后调转马头便往京师方向疾驰而去。

时间一晃,转眼又是五天过去了。

这五天时间里,贾珍可谓是战战兢兢,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几天时间他去了荣国府好几次,希望能够和荣国府众人商议一下,该如何应付贾琅回京之后的事情。

然而荣国府的人却是对贾珍极尽敷衍之色,最后更是说让贾珍把宁国府的一半家产还给贾琅,然后再额外割肉好好补偿一下贾琅,以此来缓和关系。

听到这里,贾珍哪里还不清楚,荣国府是不愿意再蹚浑水了。

他们很清楚,此番北疆大决战影响深远,此战之后,新贵崛起,天佑帝在朝中的话语权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在这个时间节点,荣国府要是继续跟宁国府一起针对贾琅,肯定会出事的。

而且荣国府有自保的底气,自信可以招架的住贾琅回京之后的发难。

所以他们就更不会跟贾珍结成同盟了。

老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夫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如今已经传承了四代百年的宁荣二府呢。

初代宁荣二公是亲兄弟,两家关系自然亲近。

可如今传了四代,再有个一二十年,

否则的话,之前贾珍也不会背地里朝着荣国府下黑手吃回扣了。

眼看着荣国府这边是指望不上了,贾珍不由得越发焦虑起来。

难道自己真的要把那一半家产分给那个私生子野种嘛,凭什么啊,这本来就该是自己的产业。

贾珍心中也是对于已经离世的老爹贾敬心中怨恨了起来。

你在外边乱搞也就算了,居然还硬是仗着贾家族长的身份,给这个私生子搞了个嫡子的身份,真是给自己添了老大的难题。

就在贾珍束手无策之时,宁国府管家赖二着急忙慌来到了偏厅行了一礼后说道。

“老爷,老爷,不好了,皇城司把咱们宁国府给围了,您快去看看吧。”

贾珍听后吓了一跳,赶忙跟着赖二就往外走。

二人还没有来到付门口时,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便带人走进了宁国府内。

在看到夏守忠后,贾珍随即迎上前去陪着笑脸说道。

“夏公公,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啊,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夏守忠皮笑肉不笑看了贾珍一眼后说道。

“误会,没什么误会。”

“宁国府世袭三等将军贾珍接旨。”

“微臣在。”

眼看着夏守忠要宣读圣旨,贾珍赶忙跪下恭敬聆听。

夏守忠打开圣旨后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宁国府贾珍,本系开国元勋之后,受国恩厚矣。”

“然尔肆意妄为,侵占田产,强抢民女,迫害族亲,五毒俱全。”

“罪大恶极至此,本应处于极刑。”

“朕念及尔先祖之功,从轻处置。”

“即刻革除贾珍世袭三等将军爵位,与其子流放岭南,永世不得回京。”

“宁国府收归少府,即刻封存,阖府上下,没为官奴,暂留宁国府,留待后用,钦此。”

“来啊,即刻将贾珍父子拿下,明日押送岭南。”

在听完了夏守忠的话后,贾珍都愣住了,反应过来后,他一脸难以接受,歇斯底里大喊道。

“我先祖于大周有汗马功劳,陛下不能这么对我,不能这么对我。”

“我要进宫,我要去见太上皇,你们放开,放开我。”

然而任凭贾珍如何挣扎呐喊,都是无用之功。

皇城司的差人们上来给了贾珍一脚,疼的他再也喊不出来了,随后差人们便查封了整个宁国府。

夏守忠还特意吩咐了差人,不得擅动宁国府一草一木。

随后差人们便把府里的男女各自分开,女子全都打发到了后宅,男子集中在前院,就这么管理了起来。

夏守忠心知肚明,这座宁国府,就是不久后新任宁国公贾琅的府邸,这也算是天佑帝给贾琅打了一张感情牌吧。

毕竟正所谓故人难舍,故土难离嘛。

在天佑帝想来,贾琅在宁国府长大,对这里肯定还是有感情的。

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如果贾琅以前在宁国府生活的一般,府中人对他不好,那把这些人留在府中,就是给贾琅报仇雪恨的机会。

这样也能够避免误伤一些个贾琅看的顺眼的人。

不得不说,天佑帝考虑问题还是十分到位的。

很快,宁国府被查封夺爵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师。

尽管如今的宁国府早已风光不再,但是四王八公,曾经是多么响亮的称号。

宁国府作为八公之一得后代,如今居然落得这般下场,让一众勋贵不由得遍体生寒,尤其是开国元勋们,更是战战兢兢难以平静。

他们不知道宁国府是不是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天佑帝还会不会再拿其他开国元勋开刀立威。

而最惊恐的,就莫过于荣国府了。

荣国府荣喜堂内,此时贾老太太正和儿媳王夫人一起说着话。

王夫人很是担忧说道。

“母亲,没有想到,宁国府居然就这么败了,真是一败涂地啊。”

“我本来以为,宁国府的麻烦应该是等到贾琅返回京师之后才会发生。”

“可还没等贾琅动手,陛下居然就这么雷厉风行处置了宁国府。”

“看宁国府那些罪名,都是些无关紧要之事。”

“陛下以此等罪名便对宁国府下了这么重的手,明显是在施恩于贾琅啊。”

“母亲,陛下对贾琅如此恩宠,万一他拿咱们开刀,可如何是好啊?”

“陛下本就对开国元勋颇有微词,只怕到那个时候,咱们的处境比宁国府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贾老太太沉思一番后摆了摆手说道。

“宁国府跟咱们府里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宁国府多年来底蕴耗尽,朝中军中都没有什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