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返回宁国府(1 / 2)

乾清宫中,此时只剩下了贾琅和天佑帝。

天佑帝看向贾琅后询问道。

“贾爱卿,你方才说有事奏陈,说吧。”

贾琅也不墨迹,随即便把九里山庙中一行人的遭遇告知了天佑帝。

当听到九里山山洞之中居然存放着数十台弩机之时,天佑帝的眉头都不由得紧皱起来。

贾琅在奏陈之后看向天佑帝说道。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臣怀疑军中必然有高层参与到了此事之中,而且被盗卖的军械,也绝不仅仅只是数十台弩机那么简单。”

听到这里,天佑帝微微点头后说道。

“今年夏天,朝廷在滇南用兵,凌不疑将军负责统兵。”

“当时凌不疑将军也发现了滇南土司麾下的军队之中,居然配备了我大夏的制式弓箭。”

“在滇南之战结束之后,凌不疑将军便一直在追查此事。”

“只是线索一直断断续续,凌不疑将军只查到了那些被盗卖的军械是从京师流出去的。”

“贾爱卿你在九里山发现的那处山洞,距离京师大约五六百里,想来应该是贼人们转运军械的一个仓库。”

“这和凌不疑将军调查到的线索也照应上了。”

“稍后朕会派人知会凌将军的,军械案的事情,还是让他先查,如果他力有不逮需要协助再说。”

“对了,关于幽州之战,应国公在奏折之中有关车骑将军王淳诈降之事,用的是春秋笔法,草草略过。”

“贾爱卿,朕问你,这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啊?”

贾琅听后随即说道。

“陛下法眼无差,其中的确是另有玄机。”

贾琅接着便把王淳走私铁器暗通匈奴之事一一奏陈,随后看向天佑帝说道。

“陛下,此事是微臣与应国公一起商议的计策。”

“之所以隐瞒王淳通敌之事,原因有三。”

“其一,便是为了将计就计,请君入瓮,全歼匈奴主力。”

“其二,王淳乃是陛下亲封的车骑将军,镇北军的高级将领。”

“这种级别的将领通敌消息一旦传扬出去,又正值大战时期,很容易扰乱军心,于幽州战事不利。”

“其三、”

没等贾琅说完,天佑帝叹了口气说道。

“其三便是不想让朕为难是吧。”

“你和应国公,也真的是对此事用心了。”

贾琅随即说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是做臣子的本分。”

天佑帝温和看向贾琅说道。

“你们的苦心,朕心里明白。”

“王淳乃是皇后的妹夫,是太子党。”

“他若是出事,难免会被有心人大肆渲染,很可能攀咬到太子和皇后身上。”

“所以像你们这样处理,算得上老成谋国了。”

“只是便宜了王淳了。”

“能如实告知朕个中情由,很好。”

“行了,你一路奔波,想来也是劳累了。”

“在镇北军凯旋回京之前,你就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

“等朕为镇北军举办完庆功宴之后,你就准备接手殿前司,全面接管禁军事宜吧。”

“多谢陛下,臣告退。”

在贾琅离开了乾清宫后,天佑帝眼神无比深邃。

对于应国公和贾琅的心态,天佑帝心知肚明,除去方才贾琅所说的三点外,之所以他们处死了王淳,给他留了个好名声,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应该就是不想得罪太子和皇后。

这一点让天佑帝就有些顾虑了,毕竟如今天佑帝急等着拿开国元勋开刀,若是贾琅是个老成持重的人,只怕不会轻易按照自己安排的剧本上演啊。

天佑帝随即便思考起了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计划。

天佑帝如何绞尽脑汁暂且不提,再说贾琅,在离开了宫中之后,在内侍的带领下,贾琅策马返回了宁国府。

到了宁国府后,看管宁国府的皇城司侍卫办理了交接,便纷纷撤离了宁国府。

而后贾琅带着一百亲兵便入驻了荣国府内。

此时荣国府后宅内,尤氏夫人正和秦可卿在房间之中。

尤氏哭的泪眼朦胧,对未来不知何去何从。

与尤氏的忐忑不安相比,秦可卿的情绪倒是很是平静,甚至还夹杂着些许的放松。

之所以如此,就不得不提一下贾珍这个森口了。

贾珍这个老小子可谓是五毒俱全,贪财好色。

在原著中,他不仅肆意的玩弄自己的两个小姨子,还把儿媳秦可卿也据为己有了。

然而在此方时空,由于贾琅的乱入,此时秦可卿刚嫁入荣国府不久。

但是没几天秦可卿就察觉到了贾珍父子的异常。

首先来说秦可卿新婚当夜,贾蓉居然连新房都没有进。

然后一连两个月,都没有跟秦可卿同房。

而秦可卿每次去给公公贾珍请安之时,都能感受到贾珍眼神之中看着自己那种赤裸裸的欲望。

再结合平时贾蓉见了贾珍宛如老鼠见了猫一般的模样,秦可卿不难猜出,自己这个公公必然对自己起了不轨之心,贾蓉肯定是被贾珍勒令,不许跟自己同房。

一想到这里,秦可卿就感觉生活在宁国府要窒息了,这种悖逆人伦之事,自己该怎么应对呢。

就在秦可卿发愁之时,却不想一连半个月,贾珍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其实秦可卿不知道,那个时候贾珍已经知道贾琅在北疆立下赫赫战功,就要杀一个回马枪了。

贾珍处在一个焦虑的阶段,茶不思饭不想的,更别提玩女人了。

而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宁国府居然直接被查封了,贾珍贾蓉父子全都被皇城司带走发配流放了。

这下子秦可卿心里算是彻底解脱了,再也不用受到这种禁忌的困扰了。

此时看着哭哭啼啼的尤氏,秦可卿宽慰说道。

“母亲,您就别哭了,事情应该没有您想的那么糟糕。”

尤氏抹了把眼泪说道。

“可卿,我可听看管咱们的那群人说了,你琅二叔在北疆立下大功,就要返回京师了。”

“陛下查抄宁国府,就是为了给他出这口气。”

“等他回来了,还能有咱们娘俩儿的好啊,到时候他不得拼命折磨咱们啊。”

秦可卿略一思考后说道。

“母亲,二叔不是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