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陈年旧事(2 / 2)

在亲兵离开之后,宋墨和顾廷烨也看向了那辆蓝色马车。

蓝色马车不多时便停在了街边一个胡同口,而后一个中年男子下了马车。

男子很是警觉的看了看周围,确认没什么异常后,才走进了胡同内。

当看清中年男子相貌之后,顾廷烨很是诧异说道。

“砚堂,那不是你爹嘛。”

“他怎么看起来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啊,看着不像是在干什么好事啊。”

宋墨也是满脸疑惑看向贾琅问道。

“公爷,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贾琅拍了拍宋墨的肩膀后说道。

“砚堂,你要做好心里准备啊。”

“你是不是很好奇,你爹干嘛乔装前来,还鬼鬼祟祟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爹在这养了个外室。”

“咳咳。”

一听这话,宋墨和顾廷烨都被惊得咳嗽了起来。

随后顾廷烨很是诧异说道。

“不是,就养个外室而已,英国公至于嘛。”

“他怎么说也是一家之主,也没听说国公夫人是善妒之人啊。”

宋墨也很是不解说道。

“公爷,我爹他对女色并不喜爱,这么多年府中连个妾室都没有。”

“我母亲以前还曾劝过他收两个侧室,免得旁人议论,说是我母亲善妒,但我爹都拒绝了。”

“他何必偷摸的在外边养妾室呢。”

贾琅摆了摆手后说道。

“这个外室跟你们想的那种外室不一样,她在这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了。”

“这二十年,你爹隔三差五就会来看她。”

宋墨听后很是诧异说道。

“这,我爹娘成婚也不过二十一年,公爷的意思是,在我爹娘成婚之前,我爹就和这个外室好上了是吗?”

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

“没错,是这样的。”

“住在这里的女人名叫黎舒窈,原本是教坊司的一个犯官之女。”

“她认识你爹,比你娘还要早得多。”

“另外,砚堂,关于万佛寺,你难道就没有听你母亲提起过什么事情吗?”

宋墨仔细回忆了一番后有些惊骇说道。

“我想起来了,我母亲当年就是在万佛寺早产后生下了我弟弟。”

贾琅意味深长说道。

“大凡早产之人,基本都先天体弱多病,极易夭折,但你弟弟身体很好,跟早产之人可不太像。”

“砚堂,你难道就不觉得其中有什么蹊跷之处吗?”

顾廷烨听后略一联想,而后一脸震惊说道。

“公爷,你的意思是、是、”

顾廷烨险些脱口而出,但看着宋墨越发难看的脸色,终究还是忍住了。

宋墨此时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他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看向贾琅询问道。

“公爷的意思是,我弟弟根本就不是我母亲的血脉,而是我父亲与这个外室所出是吗?”

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

“砚堂,你不是一直都不理解,一个人为何会不爱自己的儿子嘛。”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不爱孩子的母亲。”

“常言说得好,爱屋及乌,相应的,便有了恨屋及乌。”

“你爹和你娘,是家族联姻。”

“你爹想娶的,一直都是这个外室。”

“他觉得是你娘破坏了这一切,但他又离不开定国公府的支持。”

“所以他只能忍着,表面上装作和你娘恩爱。”

“他把这份压抑,完完全全的发泄到了你身上,这就是你不被他喜欢的根本原因。”

“我知道,你到现在还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没关系,我再带你去见一个人,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咱们走吧。”

贾琅率先走出,随后宋墨和顾廷烨紧随其后,三人直入万佛寺,来到了万佛寺住持居住的禅堂外。

一个小沙弥看到了贾琅三人后赶忙拦住三人去路说道。

“三位施主,此处乃是我寺住持清修的禅堂,不对香客开放。”

“三位若是想诵经礼佛,还请到大殿去。”

贾琅理都没理这个小沙弥,径直便往里走。

小沙弥见状正准备说话之时,却被顾廷烨一把扭住了手臂,疼的小沙弥龇牙咧嘴。

在贾琅和宋墨进去后,顾廷烨才笑了笑说道。

“你说说你,一个月就那点月钱,你玩什么命啊,起开。”

随后顾廷烨一把推开了小沙弥,也走进了禅堂之中。

禅堂内,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此时正打坐在蒲团上。

当听到脚步声后,老和尚缓缓睁开了双眼后说道。

“几位施主不请自来,却不知所为何事啊。”

贾琅看了老和尚一眼后说道。

“今日前来,是想请大师讲一讲十七年前惊蛰日的一桩旧事。”

“大师不会没有印象了吧。”

老和尚听后叹了口气说道。

“这段孽债,终究还是找上门了。”

“老衲就知道会如此。”

“不知各位与英国府,是何关系啊。”

宋墨闻听此言赶忙询问道。

“在下便是英国府嫡长子宋墨。”

老和尚有些感慨说道。

“老衲当年畏于强权,不敢揭露真相。”

“今日能了却当年旧事,也算是匡扶过失。”

“也罢,既然是定襄侯当面,那老衲便将当年旧事一一告知。”

而后老和尚便娓娓道来。

当年宋墨的母亲蒋惠荪怀有身孕,前来万佛寺祈福。

彼时宋宜春养的外室黎舒窈已经产下一子,一个月大了。

宋宜春为了能给这个外室子谋取一个正大光明的身份,暗中用手段害的蒋惠荪受惊早产。

而后宋宜春又安排人偷换了婴儿,蒋惠荪产下的是一个女婴,宋宜春却说是男婴。

就这样宋宜春把外室子变成了自己的嫡子。

蒋惠荪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稀里糊涂的给小三养了这么多年儿子。

但这一切,都被万佛寺住持看在眼里。

只是他担心万一自己说出真相,宋宜春对自己下毒手,所以才沉默不语。

这倒应了仙尊之中竹君子与春秋蝉的故事。

君子不会撒谎,但是面对强权,会选择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