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
“大姐姐能这般想,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一次杨羡被我设计了,但事情一时半会儿也是完结不了的。”
“接下来这段时间,还要委屈大姐姐你们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
“等我把事情处理完后,一切自然都会平静下来的。”
郦寿华赶忙说道。
“公爷只管放心,我会好好看着几个妹妹,绝不会在这个时间节外生枝的。”
贾琅淡然一笑说道。
“大姐姐心思细腻沉稳,我自然是放心的。”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我派人送大姐姐回府,接下来京师不会太肃静的。”
郦寿华听后起身做了一个万福后说道。
“我明白,公爷只管筹谋,郦家帮不上什么忙,但也绝不会给公爷拖后腿的。”
两人话别之后,郦寿华被宁国府的亲兵送回了别院。
对于贾琅而言,料理了杨羡之事不过是个开始,可以肯定,荣国府绝不会吃这个哑巴亏,多半还会再跟自己较量一番。
不过对此贾琅倒是也不以为意,这次正好试探试探,荣国府底蕴如何,看看荣国府能做到什么程度,好方便接下来贾琅继续和荣国府交手。
荣国府再怎么样也是个百年世家,虽然衰败了,但烂船还有三斤钉,想搞垮荣国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就在贾琅筹谋之时,皇宫杨美人居住的椒房殿内,杨美人此时一脸的忧虑不安。
她不久前收到了杨家的报信,心里对自己这个弟弟这叫一个恼火啊。
明明只要忍一忍,这件事就过去了。
杨羡居然这么肆意妄为,还要跟宁国府作对。
杨美人因为在宫中受宠,所以对于贾琅在镇北军征战之事,比起其他人知道的都要多上许多。
她很清楚,贾琅可不是什么有些运气的粗莽武夫。
相反,从贾琅一路征战的情况来看,贾琅绝对属于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之人。
而杨美人的弟弟杨羡是个什么货色,杨美人心中再清楚不过。
杨羡压根就不可能是贾琅的对手,无论是从谋略还是武力上,杨羡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再加上贾琅此时如日中天,所以杨美人之前选择了向宁国府求和。
结果娘家人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她的苦心,反而都认为她是白眼狼,不管娘家的死活。
现在杨羡惹出了麻烦,又来找杨美人救命,杨美人能有什么办法。
要知道,除了极个别权势滔天的皇后太后,在大多数的朝代里,后宫对于朝廷根本就没什么影响力。
后宫不得干政,从来都不是一句虚言。
杨美人很清楚天佑帝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是一个冰冷的政治机器。
没有触及朝局,自己说两句话也许有用,一旦触及朝局,杨美人若是敢多嘴,分分钟会被天佑帝打回原形。
尽管心里焦急,但杨美人此时也实在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思来想去,杨美人也只能是赶紧安排人送信到宁荣二府,希望能给自己的弟弟求个情。
然而杨美人想不到的是,事情的局势转变,很快便会超出她的预料。
深夜,荣国府上,贾元春此时正和母亲王夫人一起说着话。
贾元春心情低沉,眼神黯淡。
今天的事情对于贾元春来说,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让贾元春心思久久不能沉稳平静下来。
起初的贾元春没有理清来龙去脉,但是现在贾元春已经想明白了。
自己肯定是被姑母出卖了,她跟绑走自己的人,达成了一种很诡异的默契。
虽然贾元春不清楚贾敏为什么这么做,但她可以肯定,自己的猜测是绝没错的。
姑母为何这么害自己,让贾元春百思不得其解。
一旁的王夫人看向贾元春说道。
“元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知道你心里很困惑。”
“原本老太太和我是打算安排你入宫的。”
“但事已至此,这一切也都只能放弃了。”
“最近府里会发生很多事情,你身上又刚出了这样的事情。”
“我和老太太商量了一下,你就去清虚观住些时日吧,等风声过去了,你再回来。”
贾元春叹了口气后说道。
“女儿听母亲的便是。”
母女二人说了几句话后,王夫人命人给贾元春准备了一下行李。
转过天来一早,贾元春坐上马车离开了荣国府,前往清虚观去了。
马车上,贾元春看了看手里的书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封书信是今天早上她在枕边发现的。
在看完了书信的内容之后,贾元春心中很是震撼,但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够静静的查看事情动向。
至于杨家,此时的杨家众人如丧考妣,荣国府拿着杨家的短,直接狮子大开口。
杨家无奈之下,只能是开始变卖家产,说来也颇为心酸。
中午时分,京兆府衙门内,京兆府尹孙有道正在悠闲喝茶之时,师爷着急忙慌来到了房中。
孙有道见状眉头一皱说道。
“老李,你这是做什么,一点规矩都没有,怎么门都不敲。”
李师爷喘着粗气说道。
“大、大人,大事不好了,荣国府递了一份诉状。”
孙有道听后不以为意说道。
“递就递吧,有什么稀奇的,说吧,这次荣国府又看中哪家的良田商铺,准备巧取豪夺啊。”
“这百年世家,吃相是越来越难看了。”
李师爷摆了摆手说道。
“不是,这次不是荣国府的喽啰递的诉状,是荣国府本家递来的。”
“荣国府状告宁国公居心不良,指使杨美人的弟弟杨羡绑架府中嫡女贾元春姑娘。”
“荣国府的赖大管家亲自递上的诉状,让咱们京兆府尽快审理此案呢。”
“噗。”
孙有道刚喝的茶,一口便喷了出来,喷了李师爷一脸。
此时的孙有道人都麻了,好家伙,这是什么神仙案子,也是我一个四品官能掺和的嘛。
就凭我,也配审问宁国公,怎么审。
别说京兆府的衙役前去宁国府传唤了,就算是孙有道亲自去宁国府,若是敢说传唤宁国公贾琅前来京兆府受审,那一顿皮肉之苦都是轻的。
一时间孙有道头都大了,这叫什么事啊。
两座国公府,还掺和着陛下的宠妃杨美人娘家。
稍有不慎,孙有道乌纱帽不保不说,怕是还有被迁怒之忧。
此时的孙有道不由得想起老话。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以前的孙有道觉得自己靠着八面玲珑,虽然附郭京城,但也称得上游刃有余。
然而今天孙有道算是知道,恶贯满盈这句话的含金量了。
现在自己算是夹在宁荣二府之间左右为难了。
不审理此案吧,荣国府肯定跟自己没完
审理此案吧,宁国府肯定收拾自己。
这才叫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