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郦福慧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这件事,郦福慧也暂时不打算告诉母亲。
毕竟自己姐妹共事一夫,这对于郦娘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震撼,一时半会的,她很难接受。
如今郦福慧达成了自己的目的,看着大姐姐郦寿华也是一副甘之如饴的样子,郦福慧觉得这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郦福慧和郦寿华姐妹的交心暂且不提,再说贾琅。
在吃完了早饭之后,贾琅便径直往北镇抚司去了。
北镇抚司位于皇城北安门外,负责百官的监察、抓捕、用刑,乃是锦衣卫的最高指挥机构。
贾琅今日来到此,便是要与锦衣卫一同办理军械一案。
天佑帝虽然并未让贾琅办理此案,但是贾琅心知肚明,若是想整顿京营,必然要师出有名。
只有抓住军械一案大做文章,才能把火烧到京营,继而为整顿京营铺平道路。
所以军械案便是整顿京营的前置条件,不办自然是不行的。
在贾琅来到了北镇抚司后,锦衣卫指挥使谢明早早便等候在此了。
当看到贾琅后,谢明迎上前行了一礼后恭敬道。
“下官锦衣卫指挥使谢明,见过公爷。”
贾琅微微抬手后道。
“谢大人免礼,走吧,正事要紧,贾政到了吗?”
“回公爷,贾政一早便到了,现在偏厅等候。”
贾琅听后淡然道。
“召他过来吧,我等尽快商议案件。”
“此番陛下委任本官前来,兹事体大,当从严从快。”
“诺。”
谢明答应了一声,随后安排了一名小旗官前去传召贾政,自己则是陪着贾琅来到了北镇抚司堂中。
不多时,贾政来到了堂中,他恭敬行了一礼后道。
“下官工部员外郎贾政,见过宁国公,见过谢指挥使。”
此时的贾政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惶恐感慨皆有之。
不到一年的光景,一个贾家的后辈,摇身一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宁国公,自己见到之后需要躬身下拜。
而且两家还结下了不解之仇。
贾政虽然才能一般,但也不是傻子。
这一次军械案到底冲着谁来的,他一清二楚。
荣国府和北静王府关系暧昧,自己居然会被调来协助办案,必然跟贾琅这个主导之人有着干系。
贾政也是再三提醒自己,一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
就凭着宁荣二府的恩怨,要是自己被贾琅抓住了什么小辫子,怕是想好死都难。
看着一副谨小慎微模样的贾政,贾琅风轻云淡道。
“贾大人免礼吧。”
“谢公爷。”
在行礼之后,贾琅看了谢明和贾政一眼后面色郑重道。
“此番我等三人齐聚在此,目的不用本官多说了。”
“锦衣卫牺牲了多名忠勇之士,送出了有关京营和工部的情报。”
“京营军械损耗之频繁,居然比常年备战与匈奴对峙的镇北军高出了数倍。”
“而本应运送回工部回炉的损耗兵器,居然只存在于工部的账面上。”
“五年来,价值两百余万两的军械不翼而飞,此等惊天大案,已经惊动了陛下。”
“陛下委派本官前来,主导审查军械,整顿京营之事。”
“接下来本官分配一下任务。”
“本官会亲率殿前司精锐,入驻京营,调查京营军械之事。”
“至于贾大人,你在工部供职多年,对于工部各个衙门都是了如指掌。”
“就由你来负责查察工部之中的蛀虫。”
“至于锦衣卫,负责协助本官以及贾大人抓捕审讯工部及京营之中的嫌犯。”
“陛下对此案很是重视,两位若是能协助本官侦破此案,整顿京营,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但若是有人胆敢玩忽职守,消极懈怠,更甚至泄露案情,与贼人勾结,那本官将行陛下所赐便宜职权,立斩不赦。”
“贾大人,清楚吗?”
贾政赶忙点了点头。
“清楚,清楚。”
此时贾政后背上冷汗都下来了,贾琅这些话分明就是在警告自己。
看着贾政被吓得脸色煞白,贾琅也是不由得有些感慨。
昔年宁荣二公何等风采,万军之中所向披靡,皆是猛将。
如今才传了几代,贾家人的骨头一个比一个软,一个比一个轻。
没继承到宁荣二公的文韬武略也就罢了,连三分胆魄也没有,真是可叹可悲。
不过贾琅也懒得理会这些,随后接着道。
“行了,时间紧任务重,本官懒得啰嗦。”
“贾大人,锦衣卫这边提供的情报已经非常详细了。”
“本官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两天时间,本官要看到你对工部的调查结果。”
“其中必须要包括工部向京营输送军械以及回收损耗军械的具体负责人员名单,还有这其中有何猫腻之处。”
“这两天时间里,如果这些嫌犯死走逃亡,影响到了案件侦破以及京营整编。”
“那么贾大人作为负责审查之人,难辞其咎,本官一定会向陛下具实陈奏的。”
“好了,兵贵神速,即刻出发吧。”
“诺。”
随后贾琅便传令殿前司禁军出动两万人,随自己前往京郊的京营大营了。
反观贾政,这下可坐蜡了。
这案子还没查,一个天大的罪名已经被安排到了他的头上。
工部有没有人与京营勾结呢,用脚指头想都知道,那肯定是有的。
之前锦衣卫潜入京营查找证据,便已经打草惊蛇。
四王等人此时宛如惊弓之鸟,都在想着善后之策。
再加上昨日贾政收到自己被调入查案人员之中,又前往北静王府提醒。
以贾政对四王的了解,杀人灭口已经成了必然。
灭口自然是两方面都要灭,一方面是京营的将领,一方面则是工部的经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