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岁岁刚踏进家门,就看见司寒霆正蹲在院子里修水管。
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过来,眼神瞬间软了:“回来了?累不累?我刚给你熬了小米粥,在灶上温着呢。”
“以后还是别自己去了。”
“不累,没事儿,我有什么本事你还不知道啊,我有正事跟你说。”
苏岁岁走过去,坐在他身边,“今天去邻县学了个土猪认养的法子,能提前收定金,刚好解决饲料钱的事儿。”
“我想找外公帮个忙,他那边认识的人多,说不定能帮咱们宣传宣传。”
司寒霆:“外公那边肯定愿意帮你,不过你别跑一趟了,我明天去部队给外公单位打电话,让他安排人跟咱们对接。你怀着孕,来回跑太折腾。”
“明天把妈接回来,你带我去外公那里一趟吧。”
第二天司寒霆从火车站接了苏如会到家,母女俩说了一会儿话,苏岁岁就让司寒霆带着自己去了市区。
“外公。”
苏岁岁的声音不自觉地扬起来。
“跟您说个事儿,我们合作社的土猪遇到点销路问题,想搞个认养,就是城里人交定金,我们帮着养,到时候杀好送过去,还送腊肉。您那边要是方便,能不能帮我们在单位或者家属院宣传宣传?”
“认养?这法子新鲜!”
苏本中笑了,“刚好我们厂子最近在搞职工福利,不少人念叨想买散养的土猪肉。”
”你把合作社的地址、认养的规矩跟我说清楚,我让办公室的小王印成通知,贴在各车间和家属院门口,再让工会的人牵头,保准有人来。”
苏岁岁赶紧把细节说清楚:“一头猪交50块定金,养到200斤就可以领,我们跟公社屠宰点合作,杀好劈好,还送10斤柏枝熏的腊肉。猪场在咱们村后山,猪都喝山泉水,吃玉米青菜,绝对是散养的。”
“行,我都记下来了。”
“明天我就让小王跟你联系,他会带几个职工代表先去看看猪场,要是没问题,咱们就组织认养。你别操心,外公给你把这事儿办得妥妥的!”
有苏本中这话,苏岁岁心里踏实多了。
“寒霆,我们得赶紧跟村民说这个好消息,让大家明天就动手收拾猪场。”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猪场就热闹起来。
赵建军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把圈舍隔成一个个小隔间。
每个隔间门口钉上木牌子。
写着年月和猪的品种。
王彩荷和张秀娥则拿着扫帚,把猪场的过道扫得干干净净,还在门口摆了两张木桌,上面放着笔墨和印泥,准备给认养的客户开证明。
“岁岁,你咋不歇着?”
张秀娥看见苏岁岁过来,赶紧放下扫帚,“你怀着孕,这些粗活我们来就行,你坐着指挥就行。”
“我没事,帮着搭把手。”
苏岁岁拿起抹布,擦着刚钉好的木牌子。
“外公那边说今天会有人来考察,咱们得把猪场收拾得亮堂点,让人家看着放心。”
正说着,村口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
赵建军往村口跑了两步,回头喊:“岁岁,是城里来的车!好几辆呢!”
苏岁岁赶紧擦了擦手,往村口迎去。
只见三辆绿色的吉普车停在村口,车门打开,下来十几个穿中山装的人。
带头的正是外公单位的小王,手里拿着个文件夹。
看见苏岁岁就笑着迎上来:“苏同志,我是小王,苏厂长让我来对接认养的事儿。这些都是我们单位的职工代表,想来看看猪场的情况。”
“欢迎欢迎!”
苏岁岁笑着伸手,“快跟我来,我带你们去猪场看看。”
一行人往猪场走。
路过村头的玉米地,几个职工忍不住问:“苏同志,你们的猪真的只吃玉米青菜?不喂饲料吗?”
“我们的饲料都是自己配比的,绝对不喂其他的饲料!”
苏岁岁指着地里的玉米,“这些玉米都是咱们村自己种的,收了之后磨成玉米面喂猪,偶尔还会喂点红薯藤,都是天然的饲料。”
到了猪场,职工们看着圈舍里的黑猪,毛色油光水滑。
一个个拱着食槽吃玉米面,都忍不住点头。
有个戴眼镜的职工蹲在圈舍外,指着一头猪道:“这猪喝的真是山泉水?”
“是啊,您跟我来。”
苏岁岁带着他们往后山走,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上流下来。
溪水旁边放着几个木槽。
“这就是后山的灵泉,水甜得很,我们把水引到木槽里,猪渴了就自己去喝。”
“您可以尝尝这水,比城里的自来水好喝多了。”
小王弯腰掬了一捧水,喝了一口,眼睛一亮:“真甜!难怪猪长得这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