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相忘于江湖沉淀 > 第168章 黑夜屠夫5:红裙女孩

第168章 黑夜屠夫5:红裙女孩(2 / 2)

\"那至少别开这辆车了。\"林悦拿出车钥匙,\"我开车送你。\"

我们走向林悦的车,雨又开始下大了。上车后,林悦立刻锁好车门,发动引擎。

\"现在去哪?\"她问。

我思考了一下。\"市中心医院。如果我和许明十年前同一天入院,那里一定有更多线索。\"

林悦点点头,驶向主干道。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来回摆动,像是某种倒计时。我拿出那些照片再次查看,试图从模糊的影像中找出更多细节。

\"那个符号,\"我突然说,\"A,不只是许明和许阳的缩写。\"

\"那是什么?\"

\"A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我拿出手机搜索,\"A是银(Argentu)的符号,是锰(anganese)。但组合起来没有意义。\"

\"也许不是化学。\"林悦皱眉思考,\"A...上午?调幅广播?\"

我摇摇头,继续翻看照片。在其中一张许阳和红裙女孩的合影背面,我发现了一行小字:「橡树下,永远。A」

\"橡树...\"我想起许阳提到的\"河边的橡树\",\"这一定是他们见面的地方。可能在青林镇。\"

\"我们得去那里。\"林悦说,\"6月17日。\"

\"太危险了。如果许阳真的...不管他是什么,人格还是鬼魂,他显然很危险。\"

\"所以我们更要知道真相。\"林悦坚定地说,\"如果许明和陈医生真的篡改了你的记忆,你有权知道真相。\"

我望向窗外飞逝的雨景,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和混乱。如果许阳说的是真的,我和许明的整个关系都是建立在谎言上的。那些我以为真实的记忆,那些让我爱上他的瞬间,可能都是精心设计的幻觉。

但更可怕的是另一种可能——如果许阳在说谎呢?如果这是他离间我和许明的策略呢?

市中心医院的轮廓在雨中逐渐清晰,高大的建筑像一座现代城堡,里面藏着我的过去秘密。我不知道即将发现什么,但有一点越来越清楚:无论真相多么痛苦,我都必须面对它。

因为只有知道了真相,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许明和许阳的游戏中解脱出来。

林悦停好车,我们冒雨跑向医院入口。大厅灯火通明,与外面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林悦直接走向咨询台,亮出记者证——我这才知道她还带了这个。

\"你好,我是《都市日报》的记者林悦。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精神科十年发展的专题报道,想查阅一些历史资料。能帮我们联系一下相关负责人吗?\"

咨询台的护士看了看记者证,打了个内线电话。几分钟后,一个中年女性从电梯出来,自我介绍是医院公关部的张主任。

林悦重复了她的请求,特别强调需要十年前6月17日左右的资料,作为\"行业发展对比\"。张主任犹豫了一下,但最终同意了带我们去档案室查看一些不涉及病人隐私的公开资料。

档案室在地下二层,宽敞但压抑,一排排金属架子上堆满了文件夹。张主任带我们到一个特定区域,那里存放着历年入院统计和科室发展报告。

\"这些是可以公开的资料。\"她说,\"如果你们需要更具体的病历信息,需要正式申请和病人授权。我还有其他事要处理,你们可以在这里查阅,走时把资料放回原处就好。\"

张主任离开后,林悦立刻开始翻阅资料,而我则溜向另一个标着\"病人档案\"的区域。我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但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查找十年前的精神科记录并不难,但具体到6月17日的入院记录被锁在一个专门的柜子里。我正发愁怎么打开它,林悦悄悄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发卡。

\"当记者的小技巧。\"她眨眼道,开始撬锁。

几分钟后,咔哒一声,锁开了。我们迅速翻找6月17日的记录,很快找到了两个相邻的档案——一个写着\"阮诗雨,16岁\",另一个是\"许明,15岁\"。

我的手抖得几乎拿不稳文件夹。翻开我的那份,第一页就是一张照片——我穿着病号服,眼神涣散,手腕上缠着绷带。诊断栏写着:\"创伤性记忆障碍伴人格解体症状,建议长期观察和药物治疗。\"

翻到下一页,我的呼吸停滞了。联系人一栏写着:\"父亲:阮志强(已故);监护人:陈明远医生。\"

陈明远?陈医生的全名?他不是我的医生,而是我的监护人?

更奇怪的是,在\"既往病史\"一栏,写着:\"患者声称与已故个体(许阳,15岁)存在亲密关系,持续时间约1年。经查证,患者与许阳确有过接触,但关系性质存疑。患者表现出对许阳死亡的强烈自责,伴有自杀倾向。\"

我看向林悦,她同样震惊。\"你和许阳...真的在一起过?\"

\"我不记得...\"我翻到下一页,是治疗记录:\"6月18日:患者持续表现出记忆混乱,坚称'许阳还活着'。开始使用新型镇静剂和记忆调节药物。\"

\"6月20日:患者记忆测试显示对近期事件回忆能力显着下降。对'许阳'名字的反应减弱。\"

\"6月25日:患者表现出对许明(许阳双胞胎兄弟)的积极情感,误认为是新认识的友人。考虑利用此情感联系作为治疗契机。\"

我的胃部一阵绞痛。这些记录表明,陈医生和许明刻意利用了我的记忆混乱,引导我\"喜欢\"上许明,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我和许明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个谎言,一个治疗实验。

\"看看许明的档案。\"林悦小声建议。

许明的档案更加厚重,诊断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伴分离性身份障碍\"。治疗记录显示,他在许阳死后表现出明显的人格分裂症状,开始自称\"许阳\"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

但最令人震惊的记录出现在最后一页:\"7月1日:患者提出与阮诗雨建立情感联系有助于双方康复的理论。经团队评估,认为此方案存在伦理问题但临床价值显着。在严格监控下试行。\"

\"天啊...\"林悦倒吸一口冷气,\"他们用你作为许明治疗的一部分?\"

我感到一阵恶心,不得不扶住架子才没有跌倒。所有那些我以为与许明共度的美好时光,那些让我爱上他的瞬间,可能都是精心设计的治疗方案。我们的整个关系都是一场骗局。

\"还有更多。\"林悦指着另一条记录,\"看这个:'患者(许明)表现出对阮诗雨的病态占有欲,认为她是\"许阳的遗物\"需要保护。考虑调整药物控制此妄想倾向。'\"

许明把我当作许阳的\"遗物\"?这解释了那些监视和控制行为——对他而言,我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属于他已故兄弟的某种物品,需要\"保管\"好。

\"我们需要复印这些。\"我说,但就在这时,档案室的门突然打开,张主任走了进来。

\"你们在干什么?\"她看到我们手中的病人档案,脸色大变,\"这些是机密文件!\"

\"对不起,我们...\"林悦试图解释,但张主任已经拿起内线电话。

\"保安室吗?这里是地下档案室,有人未经授权查看病人档案...\"

没等她说完,我抓起最重要的几页塞进口袋,拉着林悦冲向另一个出口。我们穿过迷宫般的走廊,终于找到一个紧急出口,楼梯直通地面。

跑出医院时,雨已经停了,但天色完全黑了。我们气喘吁吁地跑到停车场,林悦的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上车后,林悦立刻发动引擎。\"现在去哪?\"

我正要回答,手机响了。是一条视频信息,来自许明的号码。我点开它,画面中林悦的公寓门被推开,许阳(从那种冷酷的表情可以确定)走进去,镜头扫过整个公寓——凌乱不堪,像是经过激烈挣扎。最后画面定格在茶几上,那里放着林悦的猫项圈,上面有血迹。

视频附言:「下次就是她本人了。6月17日,河边的橡树。别让我失望。」

林悦看到视频,脸色瞬间惨白。\"雪球...我的猫...\"

\"我们必须报警。\"我坚决地说,\"这次有确凿证据了。\"

林悦颤抖着拨通110,简要说明了情况。警方表示会立刻派人去她公寓查看,并让我们去最近的派出所做详细笔录。

去派出所的路上,林悦一直沉默,眼泪无声地流下。我想安慰她,却不知说什么好。这一切太疯狂了——死而复生的双胞胎兄弟,被篡改的记忆,一个把我们所有人都卷入其中的病态游戏。

在派出所,我们分别做了详细笔录。警方对视频内容很重视,尤其是涉及动物虐待的部分,但对于我关于许明和许阳的解释,他们明显持怀疑态度。

\"你是说你男朋友有个死去的双胞胎兄弟,现在以某种方式'附身'在他身上?\"做笔录的警察忍不住挑眉。

\"不是附身,是多重人格障碍。\"我试图解释,\"我有医院记录证明...\"

\"我们会调查许明的。\"警官打断我,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怀疑,\"但建议你也去看看心理医生,经历这种事...\"

我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他认为我精神不正常。也许他是对的,考虑到我可能有多重人格障碍的诊断。

做完笔录已是深夜,警方表示会派人保护我们,但建议我们不要回各自住所。林悦提议去她朋友空置的公寓,警方同意了并派车送我们过去。

公寓很小但干净,我们筋疲力尽地倒在沙发上。林悦终于崩溃大哭,为她的猫,也为整个荒谬可怕的情况。我抱着她,感到无比愧疚——这一切都是因我而起。

\"不是你的错。\"林悦似乎读懂了我的想法,擦干眼泪,\"是那个...那个怪物。不管他是许明还是许阳。\"

\"我会结束这一切的。\"我轻声承诺,\"6月17日,我会去见他。\"

\"不行!太危险了!\"

\"正因如此我必须去。\"我拿出从医院偷来的那几页记录,\"这些证明许明和许阳都对我有病态的执念。如果我继续躲藏,他们会伤害更多人——你,林悦,或者其他无辜的人。\"

林悦想反驳,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那至少让警方埋伏在附近。\"

\"没用的。许阳太聪明了,他会发现的。\"我摇摇头,\"我必须单独见他,了解全部真相,然后...结束这一切。\"

\"怎么结束?\"

我看向窗外,月光透过云层,洒在潮湿的街道上。\"我不知道。但十年前的6月17日,某种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导致了许阳的死亡和我的记忆丧失。今年的6月17日,必须做个了断。\"

林悦紧紧握住我的手。\"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去的。\"

我们相视无言,都明白前方的危险。但有一点越来越清晰——我和许明、许阳之间的联系比想象中更加深远和黑暗。那个穿红裙子的女孩,那个被刻意遗忘的夏天,那场夺走一条生命并摧毁多条灵魂的车祸...所有的答案都在河边的橡树下等着我。

三天后就是6月17日。十周年。

真相与危险同样在等待。

*

下一章预告:诗雨在河边橡树下将面对许明和许阳人格的终极对决,同时发现自己潜意识中也可能存在第三人格——那个15岁的红裙女孩,这将彻底颠覆她的自我认知。

许阳透露当年车祸真相实际上涉及三人的复杂关系,许明对诗雨的病态迷恋始于他看到许阳与诗雨的亲密,而车祸是许明精心策划的谋杀。

6月17日的特殊日期将触发诗雨被压抑的全部记忆,包括她目睹许明故意将许阳推向车流的恐怖瞬间,以及她随后试图自杀的原因,这些记忆将决定她最终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