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中,朱雀大街两侧的灯笼在晨风中摇曳,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柳澄紧了紧身上的锦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份早已准备好的演讲稿。他站在街角阴影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逐渐聚集的人群。
\"柳兄,人都来得差不多了。\"王衍从雾中走来,脸上挂着志在必得的笑容,眼中闪烁着阴谋得逞前的兴奋。
柳澄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王兄安排的人可都混进去了?\"
\"放心,二十个我们的人分散在人群中,只等柳兄一声令下。\"王衍压低声音,\"不过...柳兄当真要拿令弟开刀?毕竟是亲兄弟...\"
\"亲兄弟?\"柳澄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声音却平静得可怕,\"他柳庆何曾把我当兄长看待?这个孽障不听我这个嫡子之言,自降身价去当贱吏……”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今日之后,他要让汉王身败名裂,即使牺牲一个弟弟也在所不惜。
王衍识趣地不再多言,只是递过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时辰到了。\"
柳澄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脸上瞬间换上一副悲愤交加的表情。他大步走向人群中央临时搭建的木台,步伐沉重得仿佛背负着整个士林的不公。
\"诸位同窗!\"柳澄声音洪亮,在晨雾中回荡。原本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数百双或迷茫或愤怒的眼睛齐刷刷望向他。
\"今日聚集于此,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柳澄捶胸顿足,眼中竟真的泛起了泪光——他想起了自己被羌人俘虏那日,那泪水便更加真实了。\"汉王刘璟口口声声公平取士,实则包藏祸心,与高门大族沆瀣一气,欺我寒门士子!\"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一个瘦高的士子挤到前排,涨红着脸喊道:\"柳公子何出此言?在下亲眼所见,此次科考戒备森严,如何作弊?\"
柳澄心中冷笑,这正是他安排的王衍的人。他故作沉痛地摇头:\"这位兄台有所不知,表面功夫谁不会做?\"他故意停顿,环视众人,\"诸位请看此次榜单前十,除了一位寒门,其余尽是裴氏、苏氏这些高门子弟!他们族中有人在朝为官,试题自然...\"
\"空口无凭!\"人群中又有人喊——这也是安排好的。
柳澄闭上眼睛,仿佛在进行激烈的内心挣扎。当他再次睁眼时,泪水已顺着脸颊滑落:\"我本不愿家丑外扬...但为了天下士子的公道...\"他声音哽咽,\"家弟柳庆,平日不学无术,是我柳家之耻,此番却高中第三!为何?只因他走了郦道元的后门,提前得了试题!\"
这番话如同一块烧红的铁投入冷水,人群瞬间沸腾。柳澄暗中观察,看到那些原本犹豫的面孔此刻都写满了震惊与愤怒,心中不禁得意。
\"柳公子大义灭亲,实乃真君子!\"王衍适时高声喊道,声音中充满\"由衷\"的敬佩。
\"是啊!柳公子高义!\"人群中几个声音立即附和。
柳澄抬手示意安静,脸上悲壮之色更浓:\"澄虽不才,却不能眼看天下士子寒窗苦读之心被这等肮脏勾当玷污!刘璟实乃伪君子,我等今日便去未央宫讨个说法!\"
\"同去!同去!\"预先安排的人立刻响应。
一个面容稚嫩的士子怯生生地问:\"可...若是汉王震怒...\"
柳澄大步走到他面前,双手按住他的肩膀,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小兄弟,读书人的气节何在?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今日若退缩,他日史书上会怎么写我们这一代士人?\"
那年轻士子被这番话说得热血沸腾,重重点头:\"柳公子说得对!我跟您去!\"
王衍适时振臂高呼:\"吏考不公,还我公道!\"
数百士子齐声应和,声浪震得街边屋檐上的露珠簌簌落下。柳澄走在队伍最前方,背影挺拔如松,心中却在冷笑:刘璟,你当年见死不救,害我柳氏家破人亡,今日便让你尝尝众怒难犯的滋味!
与此同时,未央宫前的广场上,新科进士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柳庆站在宫门前,不时踮脚张望,眉头微蹙。
\"柳兄在寻何人?\"盛子新走过来,顺着他的视线望去。
柳庆收回目光,勉强一笑:\"家兄今晨派人送信说会来观礼,却不见人影。\"
杨愔摇着折扇走近,闻言笑道:\"柳兄高中第三,令兄想必是高兴得准备贺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