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冷笑,语气轻蔑:\"汉人如草,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不必怜惜!我们要的是钱粮,不是他们的感激。\"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挑选三百童男童女,送去我府上。\"
校尉面色惨白:\"将军,这...这恐怕会引起民愤啊...\"
\"怎么?\"侯景目光一寒,手按刀柄,\"你要违令?\"
校尉连忙低头:\"不敢!末将这就去办!\"
侯景满意地点头,大步走向县衙。那里已经成为他的临时行辕。一路上,他看到的尽是烧杀抢掠的景象,但却视若无睹。乱世之中,力量就是一切。道德?仁义?那是强者用来束缚弱者的工具罢了。他侯景只相信权力和暴力。
——————
城中一角,王寡妇紧紧搂着两个孩子,躲在破屋的角落。外面不时传来惨叫声和狂笑声,每一声都让她心惊肉跳。
\"娘,我害怕...\"小女儿低声啜泣,小小的身体不住颤抖。
\"嘘...别出声...\"王寡妇捂住孩子的嘴,自己的手却在发抖。她想起丈夫被征去当兵,一去不回;现在乱军又入城,这世道何时才能安宁?
突然,门被猛地踹开,几个羯族士兵闯了进来,满身酒气和血腥味。
\"哟!这里还有小娘子!\"领头士兵淫笑着逼近,\"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凑合能用!\"
王寡妇跪地哀求:\"军爷行行好,放过我们吧...我们只是普通百姓...\"
士兵一脚将她踢开:\"滚开!老子们打仗辛苦,正好乐呵乐呵!\"
两个孩子吓得大哭起来。士兵不耐烦地举刀:\"吵死了!小崽子们去见阎王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个汉人校尉冲了进来:\"住手!都督有令,不得滥杀妇孺!\"
士兵们悻悻收刀:\"刘校尉,兄弟们憋了这么久,找个乐子怎么了?\"
校尉刘淇扔出一袋钱:\"拿去喝酒吧。这几个人,我要了。\"
士兵们接过钱袋,嬉笑着离去。刘淇看着瑟瑟发抖的母子三人,叹了口气:\"快从后门走吧,往山里逃命去。平寿城已经完了。\"
王寡妇连连磕头:\"多谢军爷!多谢军爷!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母子永世难忘!\"
刘淇苦笑着摇头:\"快走吧,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他的主公贺拔岳,这个魏军,他一天也不想待下去了。
——————
官道上,高欢率军疾驰。段韶策马跟上,忍不住问道:\"主公,既然担心邺城有变,为何还将三州交给侯景?此人残暴不仁,恐生民变啊!\"
高欢目视前方,语气平静:\"孝先,你觉得侯景是忠是奸?\"
段韶迟疑片刻:\"末将不敢妄议...\"
\"但说无妨。\"
\"侯景如饿狼,喂饱了咬人,饿急了也咬人。今日主公赐他三州,恐养成大患。\"
高欢微微一笑:\"说得不错。所以我既要喂他,也要用链子拴着他。三州富庶,足以喂饱他的胃口;但他的家眷都在邺城,这就是拴住他的链子。\"
段韶恍然大悟:\"丞相英明!\"但他心中却想:那三州百姓呢?难道他们就该成为喂狼的肉?
高欢似乎看穿他的心思,淡淡道:\"乱世之中,有些牺牲不可避免。待我一统北方,自会施仁政、行王道,但现在...\"
段韶沉默不语。他望着高欢坚毅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位枭雄的背影如此孤独,又如此可怕。乱世造就英雄,也扭曲人性。他不想成为另一个侯景,也不想成为另一个高欢。
“姑父,我请任光州刺史!”段韶突然开口,声音坚定。光州与侯景管辖的三州相邻,或许在那里,他能够守护一方百姓,不让平寿的悲剧重演。
高欢略显惊讶地看了段韶一眼,随即了然一笑:“也好,你去吧!光州地处要冲,需要可靠之人镇守。记住,既要安抚百姓,也要防备北周。”
“末将明白!”段韶抱拳领命,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也许他无法改变整个乱世,但至少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守护一方安宁。
大军继续向北行进,段韶回首南望,心中默念:乱世终将过去,但愿到那时,我们还能记得最初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