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之后,未央宫中烛火阑珊,只剩下几个内侍在收拾残局。汉王刘璟喝得酩酊大醉,瘫坐在龙椅上,手中还攥着金杯,口中喃喃念着曹操的《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亲将刘桃枝——这个跟随刘璟征战多年的少年——搓着手站在一旁,粗犷的脸上写满为难。他听得汉王反复吟诵\"明明如月\",突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大王这是想念明妃娘娘了!\"刘桃枝对身旁的小太监低声道,语气十分肯定,\"我听说贺拔娘娘闺名里有个'月'字,准没错!大王这是借诗抒怀呢!\"
小太监张了张嘴,想说大王念的可能是别的意思,但刘桃枝已经搀扶起醉醺醺的刘璟:\"大王莫忧,末将这就送您去见明月!保准您见了娘娘,什么忧愁都没了!\"
刘璟醉眼朦胧,任由刘桃枝搀扶着,口中仍在呓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些诗句在刘桃枝听来更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他加快脚步,朝着洗梧宫方向走去。
月光洒在宫道上,如同铺了一层银霜,映照着两个歪歪斜斜的身影。
洗梧宫内,贺拔明月正准备歇息。这位出身贺拔家族的王妃刚刚卸下钗环,一头青丝如瀑布般垂落肩头。镜中的她眉眼如画,却带着一丝倦意。
\"娘娘,\"宫女匆匆来报,\"刘将军送大王来了,说大王醉中一直念着您,非要见您不可。\"
贺拔明月微微蹙眉。她今日正好来了月事,身子不便,但听说汉王醉中念着自己,心中又是一软。她与刘璟虽是政治联姻,但多年相伴,终究有了真情。
她披上外衣来到前厅,只见刘璟醉得不省人事,靠在刘桃枝身上,口中还在喃喃着\"明月\"。
\"参见娘娘,\"刘桃枝憨笑道,\"大王一直念叨您,末将就送过来了。您看大王这相思之苦...\"
贺拔明月看着醉醺醺的丈夫,心中既怜惜又为难。她走近轻声唤道:\"大王?臣妾在这里。\"
刘璟勉强睁开眼,目光涣散:\"明月...明月?\"
\"是臣妾。\"贺拔明月柔声道,但随即面露难色,\"只是臣妾今日...身子不便,恐怕不能好好伺候大王。\"
她沉思片刻,转头对贴身侍女道:\"阿桃,你去照顾大王吧。上次大王醉酒也是你伺候的,最有经验。\"
阿桃闻言连忙躬身:\"奴婢遵命。\"她低着头,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每次见到汉王,她都会这样心慌意乱,那是她深埋心底的秘密。
贺拔明月又嘱咐道:\"大王醉得厉害,你好生照料。醒酒汤已经备好了,记得喂大王喝下。\"
阿桃拍着胸脯保证:\"娘娘放心,奴婢一定照顾好大王。\"她偷偷瞥了一眼醉醺醺的汉王,见他眉头紧锁,似乎有什么化不开的忧愁,心中不由得一紧。
贺拔明月点点头,又看了刘璟一眼,这才转身回内室。她不知道,这个决定将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阿桃搀扶着刘璟来到偏殿,让他躺在榻上。她熟练地打来热水,浸湿帕子,轻轻为汉王擦脸。
烛光下,刘璟的轮廓显得格外分明。那双如炬的眼睛此刻紧闭着,长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阿桃的手微微颤抖,这是她再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凝视他。
\"明月...\"刘璟在半梦半醒间抓住她的手腕,\"明月…”
阿桃轻声道:\"大王,奴婢是阿桃,不是娘娘。\"但刘璟醉得太深,根本听不进去。他用力一拉,阿桃猝不及防跌入他怀中。男子浓烈的酒气和檀香味扑面而来,让她一阵眩晕。
\"大王!\"阿桃惊慌失措,想要挣脱,但刘璟的手臂如铁钳般箍着她。她能感受到他胸膛的温度,听到他有力的心跳,这一切都让她心慌意乱。
在刘璟朦胧的醉眼中,怀中的女子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明月。他抚摸着她的脸颊,喃喃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