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侯景的决绝(1 / 2)

侯景的大军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了一片狼藉的南徐州战场。五万多人的军队在短短三日内撤得干干净净,连营寨都拆得一丝不苟,仿佛从未在此驻扎过。只有地上深深的车辙印和残留的灶坑,证明这里曾驻扎过一支大军。

下邳城头,权景宣望着空荡荡的敌军原址,眉头紧锁:\"侯景这瘸狗,又在耍什么花样?退得如此干脆,不像他的作风。\"

副将王轨谨慎道:\"将军,恐是诱敌之计。侯景用兵狡诈,或许正埋伏在何处,等我军出城追击。末将已派三拨探马,皆回报未见伏兵踪迹,但这反而更令人不安。\"

权景宣点头,目光如炬:\"传令全军,严守城池,不得擅自出击。侯景此人最善诡计,不可不防。\"

与此同时,彭城方面,宇文导也持相同看法。他站在城楼上,远眺侯景军撤退的方向,面色凝重。

\"表兄,侯景军撤退井然有序,丝毫不乱,完全不像是因羞愤而仓促退兵。\"刺史贺兰祥回报道,\"各营寨拆除得极为彻底,连垃圾都清理干净了。\"

宇文导沉吟片刻:\"事出反常必有妖。侯景越是表现得如此镇定,就越说明他心中有更大的图谋。传令各军,严守城池,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出城!\"

尽管心中疑虑,但两城守军还是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他们守住了南徐州,这本身就是一场胜利。城中百姓自发庆祝,酒肉的香气暂时掩盖了战争的血腥味。

——————

邺城皇宫内,高欢看着\"澄清阁\"送来的密报,脸色铁青。坊间传闻太子高澄强占侯景爱妾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连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个逆子!\"高欢猛地将密报摔在案上,气得胡须都在颤抖,\"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我高欢做了什么孽,生出这么个畜生!\"

侍立在一旁的内侍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天子震怒波及自身。

高欢立即召高澄入宫。高澄似乎早有准备,神色从容地走进御书房,甚至还带着几分得意。

\"父皇召儿臣何事?\"高澄故作不知,行礼后自顾自地坐在一旁的胡床上。

高欢直接将密报扔到他面前:\"你自己看!侯景在前线为我大齐卖命,你却在后方欺辱他的家眷!你这混账东西,还有没有一点储君的体统!\"

高澄拾起密报,粗略扫了一眼,反而笑了:\"父皇就为这事动怒?儿臣正是为此事而来。\"

\"哦?\"高欢冷笑,\"你还有脸辩解?\"

高澄正色道:\"父皇明鉴。侯景屡次在军中骂儿臣是'鲜卑小儿',丝毫不把儿臣放在眼里。儿臣此举,正是要试探他的忠心。\"

\"试探?\"高欢挑眉,语气中满是讥讽,\"用这种下作手段试探?强占臣子妾室,这就是你作为储君的体统?\"

\"正是。\"高澄从容不迫,\"若侯景得知消息后写信来吵闹,甚至回邺城理论,说明他心中无鬼,依旧忠于我大齐。若他一如既往,甚至故作大度,那才说明此人心怀叵测,早有异心!\"

高欢沉默片刻,长叹一声:\"澄儿,你聪明过人,但有时太过急躁。大齐才刚刚建国,正是需要稳定的时候。侯景手握重兵,逼反他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高澄却不以为然:\"父皇,攘外必先安内。侯景这等豺狼之辈,迟早是心腹大患。儿臣认为,宁可早除后患,也不能养虎为患!\"

高欢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无益。更何况事情已经发生,他这个做父亲的只能尽力弥补。

\"退下吧。\"高欢挥挥手,语气中带着疲惫,\"记住,为君者,当有容人之量,下次不可再如此任性妄为。\"

\"儿臣遵旨。\"高澄躬身退下,嘴角却带着一丝得逞的笑意。

待高澄退下后,高欢提笔沉思良久,终于开始给侯景写信。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景弟亲启:忆昔与弟并肩作战,共平尔朱之乱...澄儿年幼无知,犯下大错,为兄羞愧难当...望弟念及往日情谊,勿与小儿一般见识...\"

写到这里,高欢不禁摇头。他知道这封信多半无济于事,侯景性格暴戾记仇,这等羞辱岂能轻易忘记?但作为皇帝和父亲,他必须做出姿态。

——————

半个月后,北徐州。

侯景收到了高欢的亲笔信。他独自在帐中阅信,面色平静得可怕。信中的恳切言辞没有打动他,反而让他更加心冷。

\"贺六浑,”侯景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你儿子辱我如斯,你一封信就想打发?真当我侯景是你们高家的一条狗吗?\"

他没有愤怒,因为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只是冷静地提笔回信,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