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集:官府递橄榄枝(2 / 2)

陈远眼前一亮,突然想起方才赵烈提到“官府急着送粮”,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若咱们只靠镖局的人,确实险,可若是能让官府出人呢?”

“官府出人?”柳如氏和王福同时看向他。

“对。”陈远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院外的镖车说,“赵捕头说府尹大人急着送粮,咱们不如提出‘镖队与捕快联合护送’的方案——官府派十名捕快跟着,一来能壮声势,二来捕快熟悉边境的地形,遇上劫匪也能多些人手。这样既保了安全,咱们镖局也有了官府的背书,往后走镖更顺。”

柳如氏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捕快跟着,那些劫匪就算再猖獗,也不敢轻易跟官府作对。而且有官府的人在场,沿途的驿站也会多些照应。”

王福也点头附和:“没错!咱们镖局的人负责护镖车,捕快负责探路和应对官面上的事,分工明确,比咱们单独走镖稳妥多了。”

三人商议已定,陈远当即决定,下午就去府衙找赵烈答复。

午后的青州府衙,朱红大门前的石狮子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陈远跟着衙役走进大堂旁的偏厅,赵烈正坐在桌前喝茶,见他进来,立刻站起身:“陈总镖头,可是有结果了?”

“赵捕头,这官镖的活,远通镖局接了。”陈远开门见山,随后将“镖队与捕快联合护送”的方案细说一遍。

赵烈听完,眼睛瞬间亮了:“联合护送?这主意好!我这就去禀报府尹大人,想必他也会赞同。”他说着,就要往外走,又被陈远叫住。

“赵捕头,还有一事。”陈远道,“军粮运输途中,若遇风雪或路况不佳,可能会耽误几日,还请官府能宽限些军期。另外,捕快的食宿由镖局承担,只求他们能与镖队同心协力。”

“好说!”赵烈一口答应,“我会跟府尹大人说清楚,军期方面,只要不是故意拖延,官府不会追究。至于捕快,我会挑选最得力的人手,定不会给镖队添乱。”

两人又商议了些细节——三日后出发,官府派十名捕快,由赵烈亲自带队,定金今日便由府衙送到镖局。谈妥后,陈远拿着签好的文书走出府衙,阳光洒在他身上,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回到镖局,陈远把消息告诉柳如氏和王福,两人都松了口气。王福立刻去安排镖师们准备行装,柳如氏则去账房清点定金,准备采购途中所需的粮草和药品。

傍晚时分,府衙的差役送来了三成定金,沉甸甸的银子装了两个木箱。陈远让伙计们把银子搬进账房,自己则走到院中的练武场,看着镖师们操练。夕阳下,镖师们挥舞着刀枪,喊杀声震天,陈远的嘴角渐渐扬起——这趟官镖,不仅是为了佣金,更是为了远通镖局的未来。

三日后清晨,青州城外的官道上,十辆装满军粮的镖车排成一列,三十名镖师身着劲装,腰佩长刀,站在镖车旁。赵烈带着十名捕快骑马赶来,捕快们身着藏青捕快服,腰间的佩刀闪着寒光。

陈远翻身上马,手中握着那柄伴随他多年的虎头刀,对赵烈抱拳道:“赵捕头,此番辛苦你了。”

赵烈回礼:“陈总镖头客气了,咱们早日把军粮送到雁门关,才是正事。”

随着陈远一声“出发”,镖队缓缓驶动,车轮在官道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柳如氏和王福站在城门口,看着镖队远去的背影,柳如氏轻声道:“希望他们一路平安。”

王福点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有总镖头和赵捕头在,定会平安归来。等他们回来,远通镖局的名声,怕是要传遍整个青州了。”

官道上,陈远骑马走在镖队最前方,风吹起他的衣袍,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他知道,这趟官镖的路途不会轻松,可只要镖队和捕快同心协力,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而这趟镖之后,远通镖局的镖途,也将迎来新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