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啼鸣被电脑音箱里的电流声切断。
苏明玥按下播放键,周曼卿的声音像根细针,精准扎进三年前那个雨夜——
“把苏明玥那份初稿再优化一遍,重点保留她模型里的现金流折现逻辑。”
阁楼的晨光漫过她手背,指节因用力微微发白。
这17秒的录音是徐莉昨夜翻遍旧物箱找到的,当时她躲在茶水间整理会议记录,手机恰好录下了隔壁会议室的对话。
苏明玥盯着音频时长,喉结动了动——足够让声纹比对锁定说话人,足够让所有说她“靠抄袭上位”的人闭麦。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阿Ken的消息:“文件收到,20分钟出结果。”她快速回复“辛苦”,指尖扫过笔记本上的“直播应对方案”,“秦澜”二字被圈了又圈——那位被周曼卿截胡项目的投资人,今早主动发来了当年的邮件往来截图。
“沈昭,我们可以发报道了。”她按下通话键,窗外的麻雀扑棱着飞过窗棂。
沈昭正在新闻大厦23层的编辑室,咖啡杯沿还沾着口红印。
听到这句话时,她正在把一沓打印纸钉成时间轴:2020年3月苏明玥提交初稿,3月5日周曼卿以“优化方案”名义上报,3月10日苏明玥被通报“数据造假”——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用红笔标得刺眼。
“等我半小时。”她扯下耳机线绕在手腕上,键盘敲击声骤然密集,屏幕上的标题从《剽窃者的升职路》改成《谁偷走了她的升职路?
》,又删去,最终停在“一个被系统性抹除的女孩,和她不肯熄灭的光”。
阁楼里的绿萝叶尖还挂着夜露。
苏明玥盯着电脑上@阿Ken发来的声纹比对报告,“匹配度98.7%”几个字烫得她眼眶发酸。
手机突然震动,是程律的来电:“周曼卿的合作律所是‘明晖’,他们最擅长抓证据链的漏洞。”他的声音带着律所空调的冷意,“那封内部邮件我没找到原始来源,必须删了。”
“改成‘多名知情人士交叉印证’。”苏明玥摸过笔记本,钢笔在“秦澜”旁画了颗星,“秦女士已经同意出镜,她的证词比邮件更有力。”
沈昭的鼠标悬在“发送”键上。
凌晨四点改到第七版的文章里,被删除的邮件段落处,新添了一行小字:“三位参与当年项目的前恒信员工向记者确认,周曼卿提交的方案核心模型与苏明玥初稿高度重合。”她对着屏幕念了三遍,按下发送——时间显示8:59。
九点整,“财经深调”公众号的提示音在苏明玥手机里炸响。
她点开链接,标题下的导语像把淬了火的刀:“当一个女孩的努力被复制、污名、封杀,她要如何在行业的阴影里,把自己活成光?”
两小时后,阁楼的百叶窗被正午的阳光晒得发烫。
苏明玥盯着手机里不断刷新的热搜数据:#还她公平#从第17位狂飙到第3,阅读量冲破1亿时,评论区的“顶流”是条匿名留言:“当年在恒信前台,我亲眼看见周总助理把改过的方案塞进苏明玥抽屉——她替人背了黑锅。”
恒信集团38层的会议室里,水晶吊灯晃得周曼卿头晕。
公关总监刚汇报完舆情,投影屏上的热搜词条刺得她太阳穴突突跳。
“一群乌合之众造谣也敢称‘调查’?”她抓起桌上的钢笔狠狠摔下,金属笔帽滚到市场部经理脚边,“让明晖发律师函!沈昭、协会、转发量最高的那两个博主——一个都别放过!”
“周总,律师函模板需要您过目。”助理捧着平板凑过来,屏幕上的措辞冷硬如刃:“立即删除不实内容,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阁楼里突然响起陌生来电。
苏明玥按下接听键,对方的声音带着新闻节目的专业沉稳:“苏女士,我是《财经前沿》的王导。我们临时调整了下午三点的编排……”
窗外的麻雀又开始啼叫。
苏明玥望着笔记本上“破局者联盟”的名单,在“秦澜”旁补了个感叹号。
阳光穿过绿萝的叶片,在“直播应对方案”几个字上投下细碎的影——那是她磨了三年的刀,终于要见血了。
下午两点五十八分,阁楼里的挂钟敲响第三下时,苏明玥将口罩往上提了提,指尖蹭过鼻梁上的金属架。
阿Ken远程调试的虚拟Ip通道在电脑右下角跳出绿色对勾,屏幕上《财经前沿》的直播链接正闪烁着幽蓝的光——那是她磨了三年的刀,即将割开笼罩在真相上的黑布。
“心跳102,正常范围。”她对着电脑摄像头做了个口型,镜中映出的眼睛亮得惊人。
三年前被周曼卿推下悬崖时,她在医院的监护仪前看过这个数字;如今,这串跳动的数字成了她与过去割裂的刻度。
三点整,直播画面骤然亮起。
主持人张越的笑脸出现在分屏右侧,背景是演播厅的水晶灯,“欢迎收看《财经前沿》特别连线。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深度报道《被抹除的光》的作者沈昭女士,以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聊聊职场成果归属的那些事——”
“张老师,我想先纠正个说法。”沈昭的声音从另一路连线传来,她坐在新闻大厦的直播间里,衬衫第二颗纽扣解开,露出颈间那枚父亲送的银质钢笔项链——那是她“不妥协”的暗号,“这不是‘团队协作争议’,是系统性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