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859章 棺盖符号的初步观察

第859章 棺盖符号的初步观察(1 / 1)

中央青铜棺的棺盖还在微微晃动,透出的光线忽明忽暗,江浅示意小林和周教授后退半步,保持安全距离,自己则握紧工兵铲,目光紧盯着棺盖,直到那轻微的晃动渐渐停止,才松了口气。“先不急于靠近中央棺木,” 她转头对两人说,“既然棺盖符号和通道符号有联系,不如先从边缘保存完好的青铜棺入手,研究清楚符号的规律,或许能为解开中央棺木的秘密提供线索。”

三人走到一具靠近东侧的青铜棺旁,这具棺木属 “五行” 中的 “木” 位,棺盖上的纹路以植物为主题,藤蔓般的线条缠绕交错,在纹路交汇处,刻着三个形态奇特的符号。江浅蹲下身,从背包里拿出纸笔和放大镜,借着应急灯的光线,仔细观察最左侧的符号 —— 它像是一株向上生长的植物,却在顶端分出了三个叉,每个叉的末端都刻着一个小小的圆圈,圆圈里还有细密的螺旋纹。“你们看这个符号,” 她用放大镜指着符号,“线条流畅,不像是随意刻画,每个细节都很讲究。”

小林凑过来,盯着符号看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江姐,这会不会是古代的‘禾’字?你看圆圈和螺旋纹。1913 年雾灵镇有种叫‘三穗禾’的水稻,会不会和这个符号有关?” 周教授摇了摇头,伸手轻轻拂过符号周围的纹路:“‘禾’字的古文字形态确实与植物相关,但这个符号的圆圈和螺旋纹很特殊,古代文字中很少有这样的装饰性元素。而且你看它旁边的纹路,都是藤蔓缠绕的图案,这个符号更像是整个图案的‘核心’,而非单独的文字。”

江浅点点头,又指向中间的符号 —— 这个符号呈不规则的六边形,内部刻着类似网格的线条,每个网格里都有一个小点,像是星空图上的星辰。“这个符号看着像某种阵法图,” 周教授扶了扶老花镜,若有所思地说,“我年轻时研究过古代风水阵法,有些阵法会用六边形代表天地四方和上下,内部的网格和小点可能代表方位和能量节点。结合这具棺木在‘木’位的排列,说不定这个符号是用来稳定‘木属性’能量的。”

小林却有不同看法,他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之前拍摄的通道符号照片对比:“周教授,您看通道里有个类似的六边形符号,只是内部没有网格,只有一个大点。如果这个符号代表阵法,通道里的符号会不会是简化版的‘阵眼’标记?” 江浅接过平板电脑,将两张符号照片并排放置,仔细对比后说:“有可能。通道符号是指引方向的,或许是‘阵眼’的位置标记;而棺盖符号更复杂,可能是阵法的‘运行图谱’,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让整个青铜棺阵发挥作用。”

三人接着研究最右侧的符号,这个符号最为奇特,像是一只展开翅膀的鸟,却长着蛇的尾巴,鸟的头部还刻着类似人类眼睛的图案。“这符号看着像神话里的‘重明鸟’,” 小林兴奋地说,“我小时候听老人讲过,重明鸟双瞳能驱邪避魅,常被刻在器物上守护宝藏。说不定这个符号是用来守护青铜棺里的东西的!” 周教授却皱起眉头:“重明鸟的传统形象是双瞳,而这个符号的鸟头上只有一只眼睛,更像是‘单眼神鸟’,在一些失传的古文化中,单眼代表着‘洞察时空’,或许和时空守护有关。”

江浅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拿出纸笔,开始细致地描绘这三个符号。她先勾勒出符号的整体轮廓,线条尽量贴合棺盖上的刻痕,连每个小圆圈的大小、螺旋纹的圈数都仔细记录。描绘到 “单眼神鸟” 符号时,她发现鸟的翅膀边缘刻着细小的锯齿纹,之前用放大镜都没注意到,便特意用铅笔轻轻描出:“这些细节说不定很重要,之前通道符号的边缘也有类似的锯齿纹,只是更浅。”

小林凑过来看江浅描绘的符号,突然指着 “三穗禾” 符号顶端的圆圈说:“江姐,您看这三个圆圈的间距,和中央青铜棺到旁边三具棺木的距离好像差不多!” 三人立刻起身,用脚步丈量中央青铜棺与东侧三具 “木” 位棺木的距离,发现确实和符号上三个圆圈的间距比例一致。“这绝不是巧合,” 周教授激动地说,“符号不仅是图案,还可能是青铜棺阵的‘布局图纸’,记录着棺木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能量连接方式!”

江浅心中一动,立刻带着两人走到南侧 “火” 位的青铜棺旁,这具棺木的棺盖上刻着三个与 “火” 相关的符号:火焰纹、太阳纹和类似火种的点状纹。她依旧先仔细观察,再逐一描绘,发现火焰纹的分叉数量与 “火” 位棺木的数量相同,太阳纹的光芒条数则与通道里 “火” 位符号的光芒条数一致。“看来每个方位的棺盖符号,都对应着该方位的棺木数量、排列方式,甚至能量属性,” 江浅一边描绘一边说,“这些符号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记录着青铜棺阵的全部秘密。”

在描绘过程中,江浅发现所有符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线条的起始端和末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圆点,像是 “锚点”。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些圆点,发现里面刻着更细微的纹路,像是极小的 “十” 字。“这些‘锚点’可能是符号的‘能量连接点’,” 她推测,“整个青铜棺阵的能量,通过这些‘锚点’在符号之间传递,从而形成稳定的能量场。”

小林尝试用随身携带的荧光笔,在江浅描绘的符号 “锚点” 之间连线,发现连线后形成的图案,与青铜棺阵的俯视布局图几乎一致。“江姐,您看!” 他兴奋地指着图纸,“‘木’位符号的连线是三角形,‘火’位符号的连线是菱形,和对应的棺木排列形状一模一样!” 周教授接过图纸,对着青铜棺阵仔细比对,连连点头:“太神奇了!这些符号就是青铜棺阵的‘微缩模型’,既记录了布局,又标注了能量运行方式,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惊叹。”

江浅继续描绘其他方位的棺盖符号,每描绘一个,就和对应的棺木排列、通道符号对比,发现的规律越来越多:“金” 位符号的线条多为直线,对应着 “金” 位棺木排列成直线;“水” 位符号多为波浪线,对应着 “水” 位棺木沿岩壁弯曲排列;“土” 位只有中央一具棺木,对应的符号是一个实心圆,没有任何装饰,与中央棺木光滑的表面相呼应。

描绘到一半时,江浅发现手指有些发酸,便停下笔揉了揉手腕。小林见状,递过一瓶水:“江姐,歇会儿吧,您都画了快一个小时了,这些符号太复杂了。” 江浅接过水,喝了一口,目光却依旧停留在图纸上:“越复杂越说明重要。你看这些符号,有的像文字,有的像图案,还有的像工程图,很可能是一种‘综合性密码’,需要结合文字、阵法、时空知识才能破解。”

周教授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符号,感慨地说:“这种符号体系太罕见了,我研究考古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说不定是某个消失的古老文明留下的,而 1913 年建造钟楼的人,就是这个文明的后裔,特意在这里建造钟楼守护青铜棺阵。” 江浅点点头:“有这种可能。之前发现的‘铁叶’是 1913 年雾灵山区的特有植物,而青铜棺阵的符号又和时空守护有关,说不定雾灵镇的先民就是这个文明的传承者。”

休息片刻后,江浅继续描绘符号,这次她特意将每个符号的 “锚点” 位置、线条走向、装饰细节都标注在图纸旁,方便后续研究。当描绘到中央棺木棺盖边缘隐约可见的符号时,她发现这个符号是一个巨大的圆环,内部刻着与其他方位符号相似的元素 ——“三穗禾” 的茎、“单眼神鸟” 的翅膀、“火焰” 的分叉等,像是所有符号的 “集合体”。“这应该是整个青铜棺阵的‘核心符号’,” 江浅指着图纸说,“其他方位的符号都是‘分支’,只有核心符号才能启动整个阵法。”

小林看着核心符号,突然想起之前在通道岩壁上看到的壁画:“江姐,通道壁画上好像有个类似的圆环符号,周围还围着几个人形图案,说不定是古人启动阵法的场景!” 江浅眼前一亮:“我们回去看看壁画,说不定能找到符号的使用方法。不过在这之前,先把所有棺盖符号描绘完,整理成完整的图谱,这样后续研究才有依据。”

两人点头赞同,江浅便继续低头描绘,应急灯的光线落在纸上,将她专注的侧脸映得格外清晰。她时而停下笔,凑近青铜棺盖确认细节;时而皱起眉头,思考符号之间的联系;时而在图纸旁写下简短的批注,记录突然闪现的灵感。小林和周教授则在一旁帮忙,小林负责用手电筒照亮棺盖符号,周教授则根据自己的知识,在江浅描绘时补充符号的文化背景和可能的含义。

当最后一个符号描绘完成时,天已经快亮了,通道外隐约传来钟楼清晨的第一声钟鸣。江浅放下笔,看着纸上完整的符号图谱,长长地舒了口气。图谱上,五行方位的符号各自成组,每个符号都标注着细节和对应的棺木信息,中央核心符号则用红笔圈出,旁边画着与其他符号的连接线条。“终于画完了,” 她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笑着说,“这图谱就是解开青铜棺阵秘密的钥匙,回去后我们结合通道符号、壁画和古籍资料,一定能破解这些符号的含义。”

小林拿起图谱,小心翼翼地吹干上面的墨迹,兴奋地说:“有了这图谱,我们就能知道青铜棺里藏着什么,为什么会排列成这样的阵法,还有之前是谁来过这里了!” 周教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我考古生涯中最有意义的发现之一,这些符号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段被遗忘的时空守护历史。”

江浅将图谱仔细收好,放进防水文件袋里,贴身保管。她抬头看向中央青铜棺,此时棺盖已经停止晃动,透出的光线也变得稳定。“现在我们有了符号图谱,就有了破解秘密的方向,” 她说,“先返回地面,整理资料,等准备充分了,再回来揭开中央青铜棺的神秘面纱。”

三人收拾好装备,沿着来时的通道返回,江浅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些排列整齐的青铜棺,以及棺盖上神秘的符号,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些符号不仅是古老文明的印记,更是时空守护的密码,只要破解它们,就能揭开钟楼地底最深处的秘密,而这段秘密,很可能与人类永恒守护时空的使命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