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张大厨头得知他退休要来杨沟村,“嘿”了一声,“你这老小子,是不是算好了?”
马学庆:“算好啥了?咋,你怕我过去抢你饭碗啊!”
张大厨头跟他拌嘴,接着才说正事:“就刚刚,小芜还给我打电话呢,问我有没有好厨子推荐,说她山上做饭那丫头,怀孕了,我正想着要不不干食堂去她那里干,谁知道你就打电话过来了。”
马学庆眼睛一亮:“王月霞怀孕了?”
她年纪可都不小了吧!
不过这可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过来,马学庆一想到去夏芜那山上能有这么多好吃的,顿时伤感全无,只想赶紧买票过去。
他一辈子无儿无女的,就那么一套老房子,丢给徒弟打理就行了。
于是给小徒弟发个消息,自个买票就过去了。
王月霞怀孕的消息迅速在村里传开来,去年还是老光棍的杨大懒,要当爹了!
话也不能这样说,早在杨大懒和王月霞结婚时,王月霞和前夫的几个孩子,就已经是杨大懒的儿女了。
杨大懒对那几个孩子很好,就跟对亲爹似的。
也不管孩子们叫不叫他爹,反正他表现的可圈可点。
自从和王月霞结婚之后,他是一天懒觉都不睡了,杨大懒变成大勤快,门口的泥巴地都能让他扫的干干净净,儿女说想吃油条,大清早五点多就骑车去镇上买。
他对儿女们好,王月霞看在眼里,对他更好,虽说王月霞年纪挺大,今年都三十五六岁了,算是高龄产妇了,可她愿意给杨大懒生,怕他没有自己的亲儿女,以后被别人笑话。
所以王月霞要给杨大懒生孩子,村里人都知道,早晚的事。
也有些好事的调侃王月霞,就不怕杨大懒有自己亲生孩子了,对她前夫的孩子就不好了?
王月霞才不怕呢,她自己能挣钱了,怕啥?
就是杨大懒再跟她离婚,她也有信心能把所有孩子养的好好的。
杨大懒恨那些碎嘴的,专门跑人家家门口,说自己要做出那样的事,就不是人!
王月霞怀孕两个多月才发现,大清早她在准备早饭呢,说自己有些腰酸,吃早饭的时候又没胃口,还以为自己生病了。
齐炜带着王宝玉和董瑞来吃早饭,听到她说的话,王宝玉就说自己会按摩,可以给王月霞松解松解。
董瑞医术靠谱些,说可以给王月霞把脉,看是不是感冒了什么的。
他俩都有点小本事在身上,目前还在潜心学习中,还没出诊,但是闲着没事就给山上老人把脉,拿他们练手。
王月霞也没客气,坐那让董瑞把脉,谁知道这年轻人把了半天,眉头越来越紧皱。
他问王月霞:“姐,你多大了?”
“我多大了你还看不出来啊?都要四十了。”
董瑞挠挠头,他确实看不出来,王月霞长得不显老,但她儿女大,十好几岁了,董瑞知道。
但王月霞怎么会有喜脉呢?
董瑞觉得是自己学艺不精,不敢断言,只能道:“要不等会我师父来了,让他给你看看吧。”
王宝玉也试着给王月霞把脉,没一会儿得出结论:“这是喜脉啊?”
董瑞皱眉:“是啊,怎么会是喜脉呢,不应该啊?”
“喜脉是怀孕不?”
“是。”
“那怪不得!我就是怀孕了呗!”王月霞高兴地站起来,乐呵呵的,“我都两个月没来事了,我还以为是延迟了,没想到是怀孕了啊!”
董瑞和王宝玉都愣了,他们以为王月霞这么大年纪应该不想生了。
两个人来没多久,对村里的事知道的还不多。
紧接着就被科普一番。
杨大懒知道媳妇怀孕,一蹦三尺高,连根菜叶子都不想让王月霞碰,说要辞职回家养着去。
夏芜知道自己的得力干将怀孕了,很是高兴,可又有点发愁找谁接替王月霞。
村里的会做饭的妇女一掐一大把,可说白了,她们就是会把饭做熟,要把饭做的好吃,还要像王月霞这样有精力耐心研究菜谱学习进步的,真是不多。
要不然夏芜也不会给王月霞开这么高的工资啊!
王月霞是高龄产妇,肯定要小心注意,当主厨给一百多人做饭是不太可能了,更何况正式员工是有产假的。
夏芜想了想,决定再请个厨子来,接替王月霞的工作,让她暂时退居二线。
王月霞为此还很担心,怕自己生完小孩地位不保,工资减少。
夏芜为了安她的心,给她发了五千块钱生育资金,还承诺等她生完孩子想正式开始干事业,就把做包子点心果酱之类的工作全权交给她,带着一群妇女努力搞事业,也挺好。
王月霞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养身体。
杨洪恩给她看了,说她身体素质不错,按时去镇医院建档做检查就行。
夏芜打电话给张大厨头,想请他帮忙找厨子,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把马学庆这尊真神给请来了。
听说马学庆想要做山上大锅饭的厨子,夏芜口水那叫哗啦啦地流啊,当即答应下来。
马学庆这厨艺可不是吹的,实打实练出来的手上功夫,一道小青菜都能让他炒的惊为天人,更别说山上的鸡鸭鹅落他手里,真叫没白死。
马学庆除了做饭也不做别的,一天天闲着没事就去山上乱转,看看鸡鸭鹅,看看牛羊,想吃什么就借着做饭的名义给自己做什么。
他问夏芜,鸡鸭鹅都养了,怎么不养点猪呢。
“你看你这山上,多适合养猪啊,弄个沼气池,还能供电供气,猪还能杀来吃,养点跑山猪绝对没什么问题。”
就山上每天产出的烂菜叶子,还有泔水之类的,都够养许多猪了。
夏芜这人可听劝了,说养啥就养啥,没别的,就因为好吃!
在山上围起来一块地方,靠近水,猪自己就能把山地拱成泥窝窝,吃住都在山上,喝的还是掺了灵泉的河水。
夏芜已经能想到等到过年的时候,这些猪该有多香甜可口了。
马学庆答应她,等过年杀羊给她烤全羊,还能做烤乳猪,烤猪排……
夏芜光是想想就直流口水。
安娜家里人在杨沟村待了十天左右,给他们看农场的朋友有事要离开,他们不得不提前回国,临走的时候拉着夏芜絮叨,强烈邀请她去国外农场转一转,到那时他们会给予同样热情的招待。
这些老外从杨沟村买了很多特产回去,包括村里的编织品,为此国际运费都出了不少。
在他们离开一周后,安娜找到夏芜,无奈地对她说,能不能多做一些凉席和手工编织物,她爸妈带回去的特产实在太受欢迎了,现在不止是他们的家人朋友,就连朋友的朋友都想要。
国外空调的价格不便宜,安装空调的费用更是高,更别说电费了,又是一笔让人肉疼的支出。
再加上他们那地方一年到头热的时间也不算太久,安装空调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很多家庭就狠不下心来安空调。
夏芜村里产出的凉席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怕热?没钱安空调?那就睡凉席啊!
这些用天然竹子做成的凉席,躺上去就像是躺在井水里似的,冰凉,让人在炎热的夏季爽上天。
夏芜似乎发现了又一个挣钱的门道。
她答应安娜,说自己最近会找一找出口的门道,到时候说不定会多出口一些竹席到国外去。
老外不是傻子,他们也买过不少凉席,但那些凉席根本就没法和夏芜村里产出的凉席相比,睡久之后又热又黏,根本起不到降温的作用。
村里的工作已经接近饱和了,蔬菜包,种地,馒头……
可村里需要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夏芜必须制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出来。
在她看来,出口村里的凉席就是一门非常不错的生意。
不过在此之前,她需要找一个懂得外贸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