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玫瑰和蔬菜(1 / 2)

杨家的小院里,难得坐满了人。

杨国俊,刘桂珍,夏明才,赵菲,夏芜,季云舟,还有傅时凛。

季云舟亲自泡了茶,准备了水果,等他准备好这一切,坐在夏芜身边,握紧她的手。

“叔叔阿姨,这次是我突发奇想,主动把你们邀请来这里,主要是想让大家开诚布公地聊一聊,如果其中有什么误会,咱们也能解开。”

赵菲没有什么好脸色,“有什么误会?要我说,两个孩子都跟我们家,过的好好的!”

她对杨国俊夫妻俩有些反感,尤其是看夏芜处处向着刘桂珍,这么多地方不坐,非要坐刘桂珍身边,枉她这些年把夏芜辛苦养大,怎么想心里都不是滋味。

季云舟察觉到赵菲话里的刺,却不急不恼,只是温和地笑了笑,握着夏芜的手更紧了些,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赵阿姨,我明白您的心情。您疼爱了小芜这么多年,这份心血和感情,谁也替代不了。”他先肯定了赵菲的付出,语气诚恳。

赵菲却并不买账,冷哼一声,尖锐的目光扫过杨国俊和刘桂珍,最后落在夏芜与季云舟交握的手上:“云舟,你不用在这儿和稀泥!替代?谁想替代谁?小芜是我赵菲的女儿,从小到大,我精心培养,送她读最好的学校,学钢琴、学芭蕾,让她成为今天这样优秀的样子!现在倒好,某些人一出现,就想凭着那点血缘关系摘果子?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她的话像刀子一样,毫不留情,杨国俊和刘桂珍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刘桂珍的嘴唇剧烈颤抖着,眼泪终于滚落下来,她不是委屈自己,是替女儿委屈:“她夏妈……我们没想摘果子……小芜过得好,我们心里头……是高兴的……是我们对不住娃儿,当初……”

“当初什么当初!”赵菲情绪激动地打断她,“现在来说当初了?当初既然做了选择,现在又何必再来打扰孩子的生活?你们知道小芜那段时间有多难过吗?她适应不了这里,想家,想我们!你们心疼过吗?”她将“想家”、“想我们”咬得极重,刻意划清着界限。

夏芜的心被狠狠揪紧,赵菲的话勾起了她上辈子的迷茫和痛苦,她下意识地想抽回被季云舟握住的手,那是愧疚和不安的本能反应。但季云舟牢牢握住了她,不让她退缩。

“妈!”夏芜声音带着迷茫,“您别这么说,是我自己要回来的。”

“不怪他们?那怪谁?怪我吗?”赵菲的炮火转向了夏芜,“小芜,我养了你二十年,比不上他们这几个月?你看看你,坐在谁旁边?心里还有我这个妈的位置吗?”

一直沉默的夏明才按住了妻子的手臂,眉头紧锁:“老婆,冷静点。今天来不是吵架的。”他虽然劝阻,但脸上也带着凝重,显然对夏芜的“疏远”并非毫无芥蒂。

杨国俊这个沉默的农村汉子,此刻胸膛剧烈起伏,他猛地抬起头,眼睛泛红,像是被逼急了的困兽,声音粗嘎地开口:“夏家妹子!你说话要凭良心!是,你们有条件,把娃儿培养得好,我们感激!但你说我们打扰?二十年!整整二十年!我们对小薇又何尝不是发自内心地爱,给她提供我们能给的最好的。抱错孩子,不是我们愿意的!我们也是受害者!当初事情发生时,你让我们别要孩子,想着两个孩子都大了,我们给不了她们好的条件,就答应你了,可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是当爹的当娘的?你们想孩子,难道我们两个就不想了吗?!”

他越说越激动,猛地站起来,指着这简陋的院落:“你看看这地方!我们拿什么跟你们比?我们除了这条命,这点血脉,还有什么能给孩子?我们现在也不是要抢走她,我们就是想听她叫一声爸妈,这有错吗?!”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宣泄着积压的痛苦与卑微。

刘桂珍已经泣不成声,紧紧抓着夏芜的手,仿佛一松开就会失去。

场面彻底失控,充满了火药味。季云舟知道,不能再让情绪肆意蔓延。他提高了一些音量,沉稳却有力地插入这场激烈的对峙中:“叔叔阿姨!都请冷静一下!”

他先看向赵菲,目光坦诚而坚定:“赵阿姨,小芜坐在杨婶身边,不是因为不爱你,恰恰是因为她心里有您,有夏家给的底气,她才敢去靠近、去弥补另一份缺失的亲情。如果她心里没有您,她只会逃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痛苦地想要平衡!”

接着,他转向杨国俊,语气缓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杨叔,我理解您的心情。但请您也理解赵阿姨,她不是傲慢,是害怕。害怕失去倾注了二十年心血的孩子,这种恐惧,让她说出了伤人的话。我们都爱小芜,但爱不应该成为彼此伤害的武器。”

最后,他深深看向夏芜,鼓励她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夏芜泪流满面,她挣脱季云舟的手,却不是为了逃离,而是站了起来,面向四位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再抬头时,她脸上满是泪痕,眼神却异常清晰和坚定。

“爸,妈,对不起,让您们伤心了。你们对我的恩情,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你们永远是我的爸爸妈妈,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她说完,又转向杨国俊和刘桂珍,同样诚恳地说:“爸,妈,也对不起,是我之前做得不好,让你们难过了。生恩大于天,这份血脉亲情,我也割舍不下。”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声音颤抖却掷地有声:“我不是一件物品,不属于任何人。我是一个人,我有心,有感情!我爱养大我的爸爸妈妈,也心疼生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定要我选?为什么不能是……我多了一对父母来爱我,而你们,也多了一个女儿?”

“小薇也和我是一样的想法。”

她走到院子中央,目光扫过每一张脸:“今天,如果大家非要逼我做一个选择,那我告诉你们,我选不了!如果我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任何一方的痛苦之上,那这幸福我不要也罢!我宁愿……谁也不认!”最后几个字,她几乎是喊出来的,带着绝望和决绝。

这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小院里。赵菲愣住了,她没想到女儿会如此刚烈。夏明才脸色一变。杨国俊和刘桂珍更是慌得站了起来,连连摆手:“娃儿,别,别这么说……”

季云舟立刻上前扶住几乎虚脱的夏芜,环视众人,沉声道:“叔叔阿姨,你们都听到了?这就是小芜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最痛苦的处境。我们作为长辈,是来解决问题的,还是来把她逼上绝路的?”

死一般的寂静。阳光依旧明媚,却照不透小院里浓得化不开的沉重。

许久,夏明才长长叹了口气,率先打破了沉默:“小芜,爸爸明白了。是……是我们考虑不周,给你压力了。”他看向赵菲,眼神复杂。

赵菲看着女儿苍白而倔强的脸,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她想起夏芜小时候生病,依偎在她怀里软软地叫“妈妈”的样子,那份独占的母爱,在这一刻,似乎不得不让出一部分空间。她颓然地靠向椅背,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锐气消减了不少,只剩下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经过夏芜那番掷地有声的宣言和季云舟的冷静引导,小院里的气氛从激烈的冲突转向了一种沉重而复杂的静默。

赵菲闭着眼,胸口微微起伏,显然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她习惯了掌控,习惯了夏芜的世界里她是最重要的母亲,此刻却要被迫分享,甚至可能“退居次位”,这种落差感和失落感几乎将她淹没。但女儿那句“如果我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任何一方的痛苦之上,那这幸福我不要也罢!”像一记重锤,敲碎了她以爱为名的固执。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施加的压力,正将最爱的女儿推向痛苦的深渊。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不再是锐利的指责,而是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妥协,看向了对面同样局促不安的杨国俊和刘桂珍。刘桂珍那双因为常年劳作而粗糙不堪、此刻正紧张地拧在一起的手,刺了一下赵菲的眼睛。这双手,本应也牵着夏芜长大的。

“……唉。”赵菲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一声叹息,仿佛将她所有的怒气和不甘都吐了出来。她再开口时,声音沙哑了许多,却不再带刺,“小芜……妈妈……妈妈不是不疼你。”她艰难地选择着词语,“就是……就是一下子,心里头转不过弯来。怕你……忘了我们。”

夏芜听到养母语气软化,眼泪流得更凶,连忙摇头:“不会的,妈,我永远不会忘,你和爸爸对我的好,一点一滴我都记得!”

夏明才见妻子态度转变,也顺势开口,他毕竟是商人,更懂得权衡和适时进退。他拍了拍赵菲的手背,然后面向杨国俊夫妇,语气诚恳了许多:“老哥,嫂子,刚才小菲情绪激动,话说得重了,你们别往心里去。我们夫妻俩,说到底,就是希望小芜好。这二十年,我们确实是把小芜当眼珠子一样疼大的。这份心,想必你们也能理解。”

杨国俊见夏明才主动放低了姿态,这个朴实的汉子反而有些手足无措,连忙摆手:“理解,理解!夏家兄弟,我们咋能不理解呢?我们感激还来不及!”他看向夏芜,眼圈又红了,“小芜让你们养的很好,反倒是小薇,在我们家吃苦了。”

刘桂珍也鼓起勇气,用袖子抹了把眼泪,朝着赵菲和夏明才的方向,声音哽咽却努力表达着:“小芜她夏爸夏妈,我嘴笨,不会说话。我们真的没想抢孩子。小芜能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是她的福分,我们亏欠小薇的,也只有你们能给,是我们对不起你们。”

她的话语卑微而真诚,带着农村人特有的淳朴和认命般的恳求,反而比任何华丽的言辞都更有力量。

季云舟知道,这是和解的关键时刻。他温声开口,将双方的善意连接起来:“杨叔,杨婶,你们的心意,夏叔叔和赵阿姨一定感受到了。赵阿姨,夏叔叔,您看,杨叔杨婶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们只是想要一份亲情上的认可,并不会影响小芜对你们的感情。小芜能得到两边父母的疼爱,这其实是福气。”

夏芜走到赵菲面前,蹲下身,仰头看着养母,泪眼婆娑:“妈,你永远是我最重要的妈妈。没有人能取代你在我心里的位置。”

赵菲看着女儿近在咫尺的、写满哀求的脸,终于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夏芜的头发,这个动作她做了二十年,此刻却有了不同的意味。她长长吁出一口气,仿佛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虽然眼眶还是红的,但语气已经平静下来:“行了,起来吧,这么大姑娘了,像什么样子。我明白了。是我之前想岔了。”

她又看向刘桂珍,虽然还做不到亲热,但语气缓和了不少:“以后……孩子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只要她高兴。”这几乎是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