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浮山县附近休整的刘处直得知高平县外义军大溃败的消息后,惊讶的目瞪口呆。
若是陕西援剿官军入晋了他们大败,刘处直还能理解。
现在这整的是啥操作?一个半团练半官军性质的队伍,和山西的官军合在一起也就八千来号人,打的十来万义军直接溃败了,这下山西的官军怕是都打出了自信了。
\"传我令,收拾行装,明日赶回沁水县,在山西的计划要调整一下了,明日回去看看王嘉胤怎么说。\"
高迎祥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不管宋统殷来不来了,再拦他已经没有意义,还容易被圈踢,想好后他也直接润回了沁水。
沁水河附近,横营在这里暂时扎营,王嘉胤的大帐内,横营十几个军官全部聚集于此,他们正在等探马消息。
不多时,一名探马踉跄着冲进帐内,单膝跪地:\"高平...高平大败!义军二十几营全败了!掌盘子死了大天王、四天王、丫头子、催山虎四个!
剩余掌盘子经过血战后突围,我遇到的几营掌盘子还在收拢部队,还有老回回、扫地王、闯塌天他们正在往沁水赶路!\"
帐中诸将闻言色变。紫金梁王自用手中的烟杆\"啪嗒\"掉在地上。
张献忠猛地站起身,带翻了身前的酒碗。唯有王嘉胤仍端坐主位,拿起一碗茶喝了下去,面色如常。
\"细细说来。\"王嘉胤的声音低沉平稳。
探马咽了口唾沫:\"张道浚那厮带着他们张家的兵马趁黎明义军大部都在睡觉时突袭,十几万人马溃不成军,光是俘虏就被官军抓了四五千。\"
\"废物!\"张献忠一脚踢翻矮凳,\"十几万人打不过几千官军?\"
\"敬轩,大帅面前不可造次。\"
王嘉胤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烛光下,他粗粝的手指摩挲着桌子,忽然轻笑一声:\"有意思。\"
\"大帅还笑得出来?\"杨六皱眉道。
\"为何不笑?\"王嘉胤将塘报递给身旁的张登喜,\"你们看,张家区区四五千人马,和三千多累败的官军就能击溃我们十几万人,这说明什么?\"
帐内一片寂静。
\"说明我们就是一盘散沙!\"王嘉胤突然提高声调,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上,\"各营各自为战,号令不一,这样的乌合之众,如何与朝廷抗衡?\"
更深露重,王嘉胤却毫无睡意,他独自站在帐外,望着远处连绵的篝火。
每堆篝火代表一队人马,本该是壮观的景象,此刻却让他眉头紧锁。
\"大帅。\"张登喜提着一壶水走来,\"夜深了,歇息吧。\"
王嘉胤接过水壶倒了一碗却不饮,只是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登喜啊,你说当年汉高祖斩白蛇起义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坐拥天下?\"
张登喜会意,低声道:\"大帅是想加快建制的进度了吗?\"
\"是的,我打算最近开府建制,称王拜将,不等打下泽州之后了。\"王嘉胤目光灼灼,\"不能再这样流寇似的东奔西跑了,我们要有自己的根基,自己的规矩。\"
\"可各营掌盘子怕是不同意吧,尤其是高、刘二人。\"
\"所以要找个由头。\"王嘉胤啜了口茶,\"高平之败就是最好的契机。你去准备一下,等所有人到齐先探探刘处直和高迎祥的口风。\"
几日后,东路军大部分掌盘子都来到了沁水。
张登喜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走进帐中。
帐内炭火正旺,刘处直正与李茂、高栎几人推杯换盏。
见他进来刘处直起身迎接他,并说道,这不是大帅的军师吗?来找我有什么要事吗?不会是大帅又想回府谷了吧。\"
\"刘掌盘子说笑了。\"张登喜躬身行礼,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大帅特意让在下送来山西老窖,说是只有刘掌盘子这般豪杰才配饮此佳酿。\"
刘处直挑眉,示意亲兵接过,打开一看,确是上好的汾酒。看来王嘉胤找自己是有事相求。
张登喜跪坐席上,不疾不徐道:\"日前高平之败,大帅彻夜难眠。思来想去,觉得我等义军若要成事,非得改弦更张不可。\"
\"哦?怎么个改法?\"
\"开府建制,共推大王。\"张登喜直视刘处直,\"建制以后,大帅愿以大将军之位相托,刘掌盘子仍领本部兵马,不受节制。\"
帐中顿时安静下来。刘处直把玩着酒碗,忽然笑道:\"大帅就这么等不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