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传到朱祁锂那里,他正为另一件事头疼——越国的工人开始要求成立“技术委员会”,像虞国那样参与设备维护决策。纺织厂的工人发现,按虞国的规程保养织机,故障率能降一半,但工头们根本不听。
“让他们成立。”朱祁锂对赵显说,“但委员会里必须有厂主的人,占一半席位。”
赵显急了:“那还不是说了不算?工人要是闹起来......”
“闹就扣他们的技术分红。”朱祁锂打断他,“上个月给他们加的那成工资里,不是有三成叫‘技术分红’吗?不听话就扣掉。”
但工人很快发现了这个猫腻。新郑纺织厂的技术委员会开了三次会,提出的八条建议全被厂主派的人否决了。第四天一早,工人就把织机的传动带拆了,称“既然不让我们管,那这机器也别想转”。
此时,在虞国,朱昭熙正在劳动国际总部接见韩国代表。韩国的造船厂刚用虞国的焊接技术造出第一艘蒸汽货轮,航速比宁国的船快两节。
“我们想再引进十台精密镗床。”韩国代表递上订单,“还有,能不能派个管理专家去我们工厂?工人会操作设备了,但不知道怎么安排生产计划。”
朱昭熙让工业部的人拿过《生产计划编制指南》:“这个给你们,按上面的步骤来。先统计每个工序的工时,再排进度表,最后让工人代表审。”
她想了想又补充:“你们的皇室持股不是还有百分之三十吗?下次开会提议降到百分之二十以下吧,劳动国际的章程里写了,资本占比不能太高。”
韩国代表面露难色:“皇室那边怕是不好谈......”
“让工人去谈。”朱昭熙笑了笑,“他们刚涨了工资,肯定愿意帮你们说服皇室。”
消息传到南武洲,被罢免的皇室代表正躲在私人庄园里,和越国的特使密谈。庄园的地窖里,堆着十几个木箱,里面是从虞国工厂偷出来的废旧图纸。
“这是虞国最新的高炉图纸,”皇室代表拍着箱子,“上面有耐火砖的砌筑方法,你们给五十吨橡胶就拿走。”
越国特使打开箱子,图纸上的耐火砖排列方式看似简单,但标注的“错缝距离”却有讲究。他不知道,这些图纸是虞国故意淘汰的,真正关键的“冷却壁安装角度”早就被涂掉了。
“我们要先试。”特使谨慎地说,“造个小高炉试试,成了再给橡胶。”
皇室代表急了:“你们上个月还说要虞国的锅炉图纸,现在又变卦?再这样,我就卖给宁国了。”
两人讨价还价时,虞国的监察人员已经摸到了庄园外。他们带着南武洲劳动党的人,手里拿着搜查令——有人举报这里藏着偷来的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