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春慢吞吞地走过来,笑着说:“春芳怕摆摊不体面,你们不同意,纠结了好几个晚上。我就说我爸妈不是这种人,绝对会支持的。”
赵春芳的耳朵染上了一抹红,十分不好意思地傻笑了几声。
陶芹不想儿媳妇尴尬,帮忙转移话题:“那车子呢,车子怎么说?家里正好有板车,要不先用板车去摆摊?明天咱们去夏至那,请夏至他老丈人帮忙加固一下,四周弄点板子围起来。他现在退休在家,有时间的。”
沈立春说了他们夫妻俩的想法:“我们确实是想用家里板车,不过要做个顶棚,这样哪怕下雨都不怕。
另外还得请周叔做几张折叠桌跟小板凳,吃面嘛,总要有地方坐的。”
“那车子挺重的,要放锅、桌椅、煤、还有碗筷呢。”沈青山想想就觉得重,“春芳,你骑得动吗?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卖吧?”
赵春芳摇摇头,拒绝了:“爸,我本来是就闲着无聊找事做的,如果你再帮我,那还不如不做。放心吧,我在部队食堂,天天要揉几百斤面团,有的是力气。”
陶芹觉得还是不行,后世还能用一次性碗筷,现在可没有这种东西:“春芳啊,那碗筷你准备多少呢?这不还得要用水?洗碗,煮面都要水的,你哪来的水?”
说到这个,赵春芳又有点不好意思了:“妈,我不准备到远地方去,就在咱们胡同这卖。我观察过了,咱们这片区域大部分都都是职工,收入比较稳定,吃碗面还是愿意的。
我想,我先买五十份碗筷。请周叔给我打个大水桶,的话,家里水就……”
“只是一点水而已。”陶芹轻轻打断她的话,“春芳,我们是一家人,不要什么都觉得不好意思。你在家附近摆摊最好不过了,我们还能时常去看看你。”
几人商量了大半天,甚至拿来了纸笔,把细节都记下来。
说干就干,第二天,陶芹就带着赵春芳去找了周新想把板车加固一下。
周新现在天天在家带孩子,听见有木工活让他做,两眼都放光,提了自己的一些意见,这样能更方便赵春芳摆摊。
“就别用你们那辆旧车了,给我两天时间,我给你们一辆新车,保证特别好用!”
两天后,周父果然推着一辆新板车来到了7号大院,赵春芳试了下,又轻又好用。
孟大妈几人围过来,好奇地问是谁要摆摊吗?
赵春芳看了眼沈立春,后者正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
她不怕了。
“是我,我要摆摊卖面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