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官吏还要以俸禄来养活一家老小呢,哪里敢轻易砸了自己的饭碗。
要知道,蔡成制定的大汉各级官吏的俸禄,用一句话来描述,便是“高级与中级官员俸禄未降低,低级官吏俸禄提升许多。”
可这样的俸禄体系,就不担心朝廷负担过重吗?
蔡成还真不怕。
内阁建立时,青州蔡氏只留下一个纺织工坊和一个织布工坊。
其他的,沧海商号、一品天下、大剧院、大工坊、各种矿,包括农家乐等蔡氏族产,都已被蔡成无偿送给了朝廷。
而兵器工坊,包括海军造船工坊,也都送给了兵部。
蔡成当时说,这是蔡氏恭贺陛下登基、内阁组建的礼物。
反正刘协登基时,既没有什么仪式,更没有礼物。
有了这些,朝廷还担心自己手上没钱么?
何况百姓富了起来,消费自然增加。
百姓一般都去哪里消费?
购物自然是去农家乐;
品尝美酒、美食则去一品天下;
想附庸风雅,便去大剧院……
几乎家家有人在各种工坊中做事,百姓口袋里不缺钱。
可就没有私家商号吗?
当然有。
只是私家商号也是从沧海商号进货,价格也不敢比农家乐高。
蔡成搞的是后世的“统购统销”。
关键是,私家商号是需要商署审批的,不是你想经商就能经商的。
为了不降低农业人口,蔡成编撰的《大汉新制之商制》中,严格规定了私家经商的条件。
比如说,如冀州甄氏、徐州糜氏这样已经商近千年的经商氏族,是可以经商的。
而且他们经商的范围,主要限制在与大漠、西域之间做生意。
而他们从大漠、西域换回来的商品,还是要卖给农家乐,再由农家乐公开售卖。
另外还存在一种经商,例如在城镇开办小饭馆。
用蔡成的话来说,小饭馆是各地发展美食的关键。
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美食,平时就没人去吃,他即使开了小饭馆,也会很快开不下去。
一品天下的厨师,很多在学会某种特殊小食后,便离开一品天下,跑回到家乡去开小饭馆了。
不止是小饭馆,还有私家裁缝、私家工匠等多种个体经商的小店铺。
大量的小店铺,都是农忙时关店,农闲时开店,农耕、开店两不误,每月也只需要缴纳微薄的商税。
如今,朝廷只需要拿出沧海商号、农家乐的三成利润,就足够给大汉的所有官吏发放俸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