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749局:神秘档案 > 第1031章 局:火星土壤里的未知密码

第1031章 局:火星土壤里的未知密码(2 / 2)

全息画面切换到月球基地的种植舱,周星辰正用机械臂采集第四代苔藓样本。少女的防护服上沾着绿色的孢子,面罩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些小家伙在月球的辐射环境里进化出了新技能,它们的菌丝能分泌硅基抑制剂,刚好克制火星微生物的活性。” 实时数据显示,苔藓提取物能使微生物的吞噬速度下降 63%,而对拟态植物的生长影响为零。

“这是典型的技术浪漫主义!” 李伟拍着桌子站起来,全息影像因激动而闪烁,“从月球调运苔藓需要 47 天,等你们的隔离带建好,火星早就成了死星!” 他突然调出一段加密录音,张启明的声音带着病态的亢奋:“只要制造生态危机,就能逼联盟同意核爆,到时候乌托邦平原的氦 - 3 矿脉……” 录音突然中断,李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陆玄的玉琮在此刻发出柔和的绿光,神经信号监测系统捕捉到李伟的心率异常波动。“看来有人急着毁掉证据。” 神经科学家调出伦理审查报告,玉琮形的防火墙已拦截 17 次来自深空资源联盟的异常指令,“我们的符号学算法发现,微生物的基因链里藏着太阳系最古老的生态密码,它们的晶体结构能记录 46 亿年前的宇宙背景辐射 —— 这是比氦 - 3 珍贵千万倍的科学遗产。”

王强的机械表突然投射出量子矩阵的最新成果,三十台搭载双生冗余协议的机器人正沿着地火航线模拟航行。“我们解决了信号延迟问题。” 他放大机器人的操控界面,脑机协同系统的延迟显示为 0.09 秒,“通过地球生态数据预训练 AI,机器人能在信号中断时自主决策,就像带着人类的善意在火星行走。” 虚拟演示中,机器人灵巧地避开微生物密集区,在拟态植物周围铺设苔藓隔离带,动作精准得如同外科医生。

投票结果揭晓时,环形屏幕上的绿色赞成票连成一片海洋。当主席宣布 “地火生态中继计划” 正式启动时,林望舒的星系图全息盘突然与月球、火星的监测网同步,形成跨越三千万公里的动态平衡符。周星辰的苔藓样本已通过量子传输技术送往火星基地,第一批孢子在模拟土壤中扎根的画面让全场响起掌声。

会议结束后,林望舒在走廊遇见了李伟。落魄的商业代表正将加密终端摔向墙壁,火星核爆方案的虚拟文件在碎片中闪烁。“你们赢了这次,赢不了永远。” 李伟的声音带着怨毒,“资源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生态不过是你们的遮羞布。” 林望舒没有回应,只是将父亲的生态笔记投影在墙上,其中一页用红笔写着:“真正的垄断不是资源占有,是思想封闭。”

王强在量子矩阵的实验室调试机器人程序时,祖父的机械表突然自动记录下新的时间戳。腕表内侧的 “共享” 二字反射着屏幕的蓝光,与联盟共享专利池的新增数据形成共振 —— 来自 17 个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团队刚刚加入 “地火生态中继计划”,其中肯尼亚的工程师提出用当地药用植物改良苔藓基因,让隔离带同时具备抗寒特性。“完美的齿轮需要不同的齿牙。” 王强轻声说,将这段代码命名为 “共生 1.0”。

陆玄的玉琮模型在神经实验室里泛着温润的光,林念默的符号学数据库正在自动更新。当最后一条伦理准则录入系统时,玉石突然投射出完整的 “共生纹路”,缺笔的角落被火星微生物的活性数据填满,形成奇妙的动态平衡。“不完美的符号才能记录真实的世界。” 陆玄给女儿小馨发去消息,附上玉琮投射的图案,“就像你的彩虹画,边界模糊才更生动。”

林望舒站在指控中心的观测台,看着晨光中的火箭发射架。远处的海平面泛着金色的波光,与火星探测器传回的影像形成奇妙的呼应 —— 乌托邦平原的土壤上,第一片苔藓隔离带正在展开,绿色的菌丝在红色的尘土中织出纤细的网,微生物的活动痕迹在网眼间形成星星点点的光斑,像片微型的星空。他调出父亲的笔记,最新的一页空白处自动浮现出一行字:“平衡的终极形态,是让差异共生。”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火星的地平线,照亮苔藓隔离带时,林小宇的团队捕捉到了惊人的画面:微生物群突然停止攻击拟态植物,转而围绕苔藓形成环状结构,它们的晶体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芒,恰好与地球的量子钟频率同步。“它们在回应。” 年轻科研者的声音带着颤抖,“就像爷爷说的,宇宙生命在用自己的语言对话。”

林望舒将这段影像同步至 749 局的银盒子档案库,与 1974 年的首次月球土壤分析报告、1999 年的木星探测器数据放在一起。档案库的自动分类系统将其标记为 “跨星球生态对话第一例”,旁边生成的三维模型中,地月火三星的连线恰好形成 749 局的双生盾图腾。他突然明白父亲笔记里未写完的话:“太空探索的终极目标不是抵达,是连接 —— 用善意的信号,让孤独的星球相互听见。”

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地火生态中继计划” 的进度条缓慢爬升,已完成 37%。月球的苔藓样本正通过量子传输技术源源不断送往火星,每一份都携带地球的生态数据和人类的平衡理念。林望舒的星系图全息盘上,火星的橘红色光斑旁新增了无数绿色的光点,像在红色天幕上点亮的希望之火。

远处的发射架开始新一轮调试,下一枚搭载生态模块的火箭正在组装。林望舒摸出父亲留下的月球岩石标本,冰冷的触感让指尖发麻,岩石断面的玻璃光泽里,仿佛能看到林昭远微笑的轮廓。“我们在续写你的故事。” 他轻声说,将标本贴在全息盘上,岩石的辐射纹路与火星的生态数据瞬间融合,在屏幕上拼出完整的平衡符。

当最后一份苔藓样本在火星扎根时,749 局的青铜钥匙基座突然发出脉冲式蓝光。联合国大会堂的穹顶星空随之闪烁,地月火的连线与柯伊伯带的未知信号形成跨越太阳系的共振。林望舒知道,这不是终点 —— 火星土壤里的未知密码只是宇宙试卷的第一道题,人类的平衡之路,才刚刚写下新的答案。而那些流动的数据流、闪烁的符号光、生长的绿色生命,终将在星辰大海中,拼出更宏大的文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