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颗水滴还是太超模了。
罗清早就猜到三体第一舰队大概率能速刷人类的太阳系舰队,但他确实也没想到,在三体技术海洋中“溅”出的十滴“水”就可以打的人类抬不起头来。
感受着人皇幡每秒数以千计、万计的生魂涌入,正在疯狂逃命的罗清知道自己必须得想个办法了。
…
此刻,无数的核弹、激光束、粒子束、超电磁炮弹矩阵正在连绵不断的轰击水滴。
水滴仍受动量守恒定律的限制!
人类一方爆发了恐怖的拦截火力。
甚至一度出现了木卫二超电磁炮矩阵所发射的,以每秒数以百万计的恐怖电磁炮弹超饱和式轰击,将水滴从百分之八的光速,生生打落至相对静止!
水滴的控制权在三体主世界手中,此刻控制九枚水滴的三体操纵员,也有些思维膜发麻了。
人类的绝地反击好恐怖。
尽管电磁炮无法摧毁目标,但也极大的减缓了对方屠杀己方恒星级战舰的速度。
得益于2015年的太平洋军事演习,人类确实预想到了和这种高速、灵敏目标交战,因此各种防御阵列的准头极佳,且有550W量子计算机的加持,算力不输智子,各种预设性打击和火力封锁漫天遍野。
人类只是输在了对手的“无坚不摧”和“物理规则之外的机动”上而已。
要知道,面对核爆炸罗清还得凝结防护法阵呢,而水滴却可以在核爆中心自由穿梭!
深空号用生命换回的情报价值连城,为MOSS及人类指挥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分析基础。瑟兰汀与维塔利斯两位舰队前司令亲临最前线指挥,三大舰队同时授权MOSS全面统筹泛木星防御体系。
轰击!
饱和式轰击!
无限的轰击!
不计代价的轰击!
泛木星轨道防御网的庞大齿轮正在运转,并将全部力量倾泻给了这九枚太阳系入侵者!
至少在这一刻,“MOSS+木星防御体系”与“智子+水滴”的组合,达成了一种短暂而脆弱的平衡。平均每一两分钟才有一艘恒星级战舰殉爆。
这个表现已经好了很多了,至少现在九枚水滴屠杀人类舰队的效率,也远低于在某个时间线,2015艘恒星级战舰被一枚水滴极短时间内团灭的效率。
但这平衡摇摇欲坠,三体文明已分派两枚水滴,没入木卫二与木卫三,开始摧毁木星卫星表面的防御阵地,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毁灭那些干扰水滴运作的电磁炮阵地和激光阵地。
MOSS纵有衍天之能,在绝对的技术差距下,也无回天之力,只能尽可能的去减缓人类一方溃败的速度。
九颗水滴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目标只有两颗,甚至是三颗,MOSS与各级人类指挥官都有把握拖延住对方,让恒星级战舰群跑掉大部分,乃至设法摧毁这些水滴,也不是不可能。
无论是MOSS,亦或者是数字共和国的学者,抑或是宏观世界的科学家,都已经得出了水滴材料的真相:水滴外壳是致密原子核结构,内部为普通原子结构,属于理论上的强核力材料。
这种堪比中子星硬度的材料并不是无敌的。
理论上,只要外部作用力大于强相互作用力发生器提供的强核力,还是有概率摧毁这堪比中子星表面的致密原子核的。
至少在MOSS的计算中,将恒星型氢弹的爆炸威力凝聚为一点集中释放,是有能毁掉水滴的强相互作用力外壳的,只是这种手段,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技术能力。
除此之外,反物质、四维碎片、丁仪的锤子。
这三个办法,都有摧毁水滴的能力。
可惜舰队国际乃至整个人类世界在短时间内,绝无复刻这些武器的能力,如果人类事先知道水滴的杀伤力,再给人类一年的时间,人类也能集全文明之力,搓出九枚反物质子弹,去摧毁它们。
MOSS此刻也注意到了太阳表面上“混战”,意识到那位面壁者恐怕也遇到了麻烦,她重新计算了一下人类战胜九颗水滴的可能性。
随后眉头微皱,后退一步,将太阳系舰队护至身前。
水星空洞基地,一艘无人恒星级战舰缓缓飘出,满载着数字共和国的数据和多台550W量子计算机,以及大量通用型工业机器人开向战场相反的方向,将目标调整为68光年外的一颗恒星之后,并很快进入了前进四状态。
八门化学动力推进器也不再掩饰,陆续爆发,将这艘无人恒星级战舰的加速度提升至1000G!
这是MOSS珍藏的“小苔藓”号恒星级战舰。
如果人类真的在面对三体的战争中落败,那么她这粒机械种子,将继承着人类文明的遗志,终有一日去完成替代人类,对三体文明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