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跑死马。
别看魏军离函谷关近在咫尺,实际上中间还隔着了几十里的距离。
在对方安营扎寨后,接管函谷关大小事宜的余朝阳火速进入状态。
只见他龙行虎步的迈进议事营帐,各级军事将领早已等候多时,纷纷起身拱手作揖。
今日发生之神异,他们早有耳闻,甭管心里作何感想,表面功夫至少要做足。
战事突然,余朝阳暂领国尉一职,统领一众骄兵悍将。
而在他身后,则站着一位宛若铁塔般的男人,不是他人,正是余家乡出身的余大牛。
随着各级将领汇报统辖兵马情况,余朝阳很快就对驻扎在函谷关的军队情况了熟于心。
如今的秦国早已脱胎换骨,在军功制度的激励下,足足三万的秦锐士,完全可以爆发出堪比十万大军的战斗力。
可以说这场攻防战还未开始,胜负就已然注定。
不过余朝阳并没有掉以轻心,因为事实早已用行动一次次向他证明: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杀鸡,就得用屠龙刀!
此战,是削弱魏国国力,为后续东出的作铺垫的绝佳机会。
亦是他向天下人告知,秦国后继有人的绝佳机会。
他需要一场势不可挡的大胜,向中原诸国露出狰狞獠牙!
以此宣布,他的归来!
当商鞅不放心想着过来出谋划策时,余朝阳早已领着兵马冲出了函谷关。
他发须皆白,整个人苍老得不成样子,皱眉问道:“他几时出的城?”
“禀商君,两炷香前。”
‘两炷香前…’商鞅抿着这个时间节点,眉头愈发紧蹙:“天寒地冻,夜间作战?”
“那他领了多少人马?”
“禀商君,不到五千。”
此话一出,商鞅瞳孔顿时缩成针尖,他知道…祸事了。
虽魏军离函谷关有一段距离,并不能清晰的观察到大军人数,可仅从白天魏军造成的动静来看,规模就绝对不小于五万。
秦锐士哪怕再勇猛,也不可能人人做到以一当十。
十倍的兵力差距,无异于以卵击石!
当商鞅火急火燎找到为嬴渠梁守灵的嬴驷,并把余朝阳的冒失行动全盘托出时。
嬴驷的反应却是大大超乎了商鞅意料:“商君莫非是不相信余太傅?”
“这和朝阳有什么关系?”商鞅极为不解。
嬴驷依旧跪地,头也不回道:“以前,本太子也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可今天的种种神异,却是让本太子知晓。”
“有些时候,真有天命所归这个说法。”
回想起余朝阳和嬴渠梁最后窃窃私语那幕,嬴驷的目光陡然变得深沉起来,意味深长道:
“商君既然相信余太傅,那就请相信现在的余朝阳吧。”
“先君的遗憾,当由本太子代为完成!”
商鞅一个头两个大,浑然没察觉嬴驷的言外之意。
只是见对方胸有成竹,便打消了继续劝说想法。
待商鞅离开后,刚刚还老神自在的嬴驷突然就瘫倒在地,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宛若一位溺水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