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驷称王并非虚荣,而是打通争霸瓶颈的关键节点。
军事胜利能夺城,但王号才能将城池转化为可持续统治的领土,并以此助推秦国的东出兼并。
“知寡人者,国尉也。”
嬴驷倍感欣慰,朗声道:“秦国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秦国,待张子归来,即刻传告天下列国。”
“寡人,要在龙门称王!”
龙门乃秦国东大门,是秦国东出的核心关隘,与函谷关并列咽喉要道。
在此称王,既能震慑六国,还能表明继承先祖基业,更有化用跃龙门意象,建构天命正统。
敲定龙门称王一事后,嬴驷又把话题引到第二件事上,眉头轻蹙道:“蜀、苴、巴三国虽小,与秦比不值一提。”
“但其道路陡峭,大军难以前行,并非攻伐上上策啊,除非…”
“寻一精通地形的本地人,或者让苴国大开国门,恭迎王师。”
蜀苴巴三国,也就是三国时期的益州之地,素来有天府之国称呼。
奈何山路崎岖,易守难攻,让不少人都望而止步。
就好比现在的嬴驷,听到巴蜀三国的第一时间,就点明其道路曲折。
不过嘛,这一切和余朝阳有什么关系?
其他人不知道巴蜀三国地势,他难道还不知道?
说句不好听的话,哪怕是本地人都不见得比他更为熟悉地势。
如此,焉有不取之理?
面对嬴驷的狐疑,余朝阳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轻声道:“山人自有妙计,君上只需调拨三万虎贲,再寻一上将冲锋陷阵。”
“巴蜀三国,两年必平!”
知晓余朝阳的神异,所以嬴驷并没有刨根问底,只是重重颔首:“好!”
“待寡人龙门称王,即刻兵发巴蜀三国!”
强则强弱者亡,对于一心想干番大事业的嬴驷来说,他没有任何理由能拒绝攻伐巴蜀三国的提议。
如今的大世之争,不仅是无数贤才巨子的较量,更是国力的比拼。
比的就是谁家国力更为丰厚,谁家的容错更高,直至鲸吞天下,赢家通吃!
交谈从日出,一直持续到日落。
虽说得三人口干舌燥不止,但没有一人感到厌倦烦躁,只有深深的向往。
就在各自即将打道回府之际,龙颜大悦的嬴驷叫停两人,旋即轻轻鼓掌,一脸神秘道:
“寡人,给两位先生看个新奇玩意。”
很快,紧闭的大门被推开。
一名中年男子拿着一块木板走了进来,木板之上摆放着一张洁白纸张。
和他一起的小厮则端着笔、墨。
嬴驷清了清嗓子,双臂自然下垂,神情严肃而端庄。
对比商鞅的迷茫,余朝阳就自然多了,明白这是嬴驷要临摹三人。
随着中年男子手臂来回腾转,整个房间顿时就只剩下挲挲声。
三人一边饮酒吃食交谈,一边等着画纸的结束。
直到圆月高挂,紧张万分的画家这才如释重负,小心翼翼的把纸张从木板上取下,铺在中央的木桌上。
三人起身观看,发现上边临摹人物共有两排。
第一排刻画的是嬴渠梁、嬴驷。
第二排则是太傅余朝阳、相国商鞅、国尉余朝阳。
太傅余朝阳和商鞅站在嬴渠梁前方,面色看不出喜怒,只能隐隐看到那微微翘起的嘴角。
而在嬴驷前方,则站着国尉余朝阳,两人的面色都很温和,眼中有光。
嬴驷轻轻捻了捻小翘胡,满意至极,旋即提笔写下五个龙飞凤舞尽显锋芒的大字。
《秦国社稷图!》
“来人,给寡人把这幅画裱起来挂在咸阳宫,以此鞭策历代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