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行动派的景帝,对于打仗这一事上经验颇为丰富,大大小小的也处理过数十次战争了。
比之未来的文帝经验不知道有多丰富,从准备到出发只用了不到一月。
出兵的借口都找好了,“高丽等国,其心胆大,觊觎我大梁,践踏我大梁的尊严,此仇不报,我大梁何以大国立于世?”
所谓一个出兵的借口,不过是让给天下一个理由交代一下,当然更重要的是给史书一个交代。
毕竟这场战争必胜,但总要记录下来,以供后世人瞻仰、观看。
那肯定得一个正当得出兵理由。
他们大梁作为礼仪之邦,大国中的典范,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还”的美好品德。
自然不是那等不通情理、不讲道理、不讲礼仪之人。
纵观我大梁史书,从未有过一次主动的出兵,从未有过一次主动的挑衅,每每都是无可奈何的反抗。
天知道其实我大梁是不想要统一天下的,大家都相安无事不好吗?
但谁知道其他七国是如此的不守信?又是背叛盟约,又是联合抗梁,又是攻击我大梁之地,又是想要反叛的……
这说起来数不胜数,在我梁史中皆可看到其他七国那没有诚信的模样。
而如今这弹丸小国竟然敢羞辱我大梁皇帝陛下,还扬言送公主进皇宫,生下皇子,继承大统。
岂可休?此等狼子野心,如何能不灭?
至于这是未来发生的事情,觊觎的也不是景帝,但他们这叫未雨绸缪,提前将高丽的野心扼杀在摇篮之中。
(只要他们不说,谁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史书上只会记载“景安三年,高丽王图谋大梁,欲占领大梁,谋袭梁”)
咱大梁那是通过先进的礼仪文化去教化其他国家,解放他们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
大梁向来爱好和平,奈何周边小国不断挑衅,大梁已经一忍再忍,实在是无法继续忍下去。
于是,大梁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比大军更先抵达的是来自大梁的战书,先派遣使者前往高丽等小国言明大梁开战的理由。
“高丽、百济、林邑等国狼子野心,久藏异志,觊觎天朝,更敢背弃旧好。
大梁怀柔绥远,一忍再忍,奈何其得寸进尺。故兴师问罪,以彰天讨!”
就这高丽还得招待好大梁的使者,双方就交战的大致时间、地点、人数谈好。
随行的还专门有一位史官记载,走一走,瞧一瞧,看一看,咱大梁多懂礼貌!
还专门下战书,言明为什么要揍这群小国,还告诉他们大概的时间、地点、人数,简直不要太贴心了。
想当年自从那道兵者奇书出世,他们八国之间再也不见那套打仗礼仪了。
史官一边感叹一边记录当下的场景,而如今又是让他看见了这套打仗礼仪的出现。
他们大梁是有多么的宽容,对高丽此等小国是多么的友好啊,只可惜这些小国不识好歹,得寸进尺。
照他所言,对待无礼之人就应该用无礼的方式对待。
这高丽王是什么态度?居然没有笑着迎接?给我们上的是什么吃食?就是这么招待远方而来的客人的吗?
这王子是什么态度?居然用手指着我们?还拿剑对着我们?还大吼大叫的?
真的是太无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