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礼仪之邦”(1 / 2)

【这一路上王仲防御反抗,调停,又是帮文帝巡视了一下安南这边的附属国。

宣传了一波大梁的名声,顺带的找一找徐丰,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解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国百姓。

主打的就是一个乐于助人,并且在不经意间留下名号,毕竟好人好事还是要宣传一下的。

当然沿途王仲也没忘记与各国做生意,互换所需。

首先出场的自然还是安南,毕竟是王仲第一个到达的附属国,虽然安南无礼且挑事,但咱大梁宽容。

安南也算是大梁的小弟,心是有点野了,打打这不就好了。

该做生意,那还是得做生意,不要因为我们大梁是你的朝贡国就大梁让步,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诚信,价格公道。

还有礼仪,那大梁作为“礼仪之邦”礼仪这块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就算是打仗那也是不能忘记的。

比如当初打高丽、百济等小国的时候,大梁还下战书,派使者特意告诉他们事件地点人数。

至于信息那对不对,你就别管,反正我们告诉你了就行。

王仲和安南王做生意,只见画面中安南王哆哆嗦嗦的来到王仲面前,一个滑跪,砰砰的就是磕头。

大梁有言:

"梁之舰队抵达各国,各国君主当磕头跪拜谢恩,以表礼仪

"

至于不愿意表示一下的,那不好意思,视其为不愿与大梁交好,不愿意臣服大梁。

那不愿意交好,不愿意臣服的,除了敌人还能有谁? 只能上武力了。

“先礼后兵”也是咱大梁的礼仪之一。

这个环节也属于核心环节,接下来才会入正题。

比如:王仲他们从大老远带来的猪、还有浊酒啊,琉璃、麻衣、纸、瓷器之类的。

这些东西那可都是他们好不容易运来的,虽然猪、浊酒、麻衣之类的在大梁比较普遍、便宜。

但上了船,那身价就不一样了,好歹是跟着船一起漂过洋,穿过海的,这身价那是蹭蹭的上涨。

咱大梁那是相当友好的,和安南王进行友好的生意交流,王仲就想要让安南王买点瓷器、纸、琉璃之类的。

但安南王那是非不干,无奈的王仲只能随他去了,临走的时候还非要送他们黄金饰品。

都拒绝不了,到后面的高棉、罗国那都是一样的操作。

王仲继续南下,遇到两大岛屿,依照王仲的记载,当时的金州应该是处于我国周朝时期,有的处于奴隶社会。

比之大梁可谓是落后一大截,当前的金州竟还没有货币的产生,交易是最原始的以物易物。

虽然双方语言不通,但碍于大梁的“友好交流”态度,以及带来的新奇资源,金州的人那是相当乐意于王仲做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