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变心太快的大梁人(2 / 2)

倒也不是秦泽不想着干活,那不是他现在只有八岁。

“才八岁的年纪就要承担不属于自己现阶段年纪的任务了吗?一想到我会活到八十六岁,从现在干活,一直干到八十六岁。

你知道这是多少年吗?整整七十八年啊,七十八年!!!”

秦泽想到这就感觉两眼一黑,而且这工作那不止是996,是个007啊,三百六十五天无休。

至于天幕上谴责他忘了赵京这事,忘了就忘了呗,赵京他可是长着两条腿的男人,还能迷路了?

【《农政要记》中关于如何提高稻的产量中,主要有三个大步骤:一是

"育苗移栽

"精心播种,整理好主田,分行分列有间隔将秧苗插入其中。

“轮番耕种,或是轮作”比如在秧苗生长期间种植一些短期的绿植作物来增加田的养分。

二则是肥料,这个前面提到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则是挑选优良品种。

还有“区田法”“代田法”平均每亩可增产一斛(石)以上,且防风抗旱,使用铁器牛耕,还有耧车。

推广“宿麦”秋季播种,夏初收获,然后种植粟,还有高粱、荞麦、大麻(油料)等等。

在这里主播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阅读书籍。

接着文帝与陈行一同归家,将赵京忘记的干干净净,文帝正与陈行讨论兴起,要拿纸笔记录。

还想着让赵京去买一些东西,咱文帝是个相当懂礼的人,回头一看,赵京去哪了?

一拍脑袋,好像是他们把赵京给忘记了。

赵京才从田里回来,那满头的大汗,本来文帝想着不让赵京去,但谁知道赵京抢着干,并且表示自己不累。

“公子之事,无大小,当小人亲力而为之,交予他人,小人实在是不放心”

文帝那叫一个感动,眼泪那是说来就来,直接看呆旁边的陈行,眼瞅着赵京那也两眼泪汪汪,彷佛是为文帝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我要是穿越到大梁,先陈行一步拿出《农政要记》怎么样?}

{人陈行那肯定是更高一筹,陈行是结合前人思想,创新,实验才获得这样的结果的,你要保证你穿越的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

不然怎么可能给你块地嚯嚯,感觉现在已经很少会有年轻人会种地的了,我连菜都有点认不全,种地还是算了}

{赵京,你也太努力了吧,你有这努力的劲,怪不得能干成文帝身边第一红人,我要是有赵京这毅力、这情商,何愁公司没我的一席之地?}

{额,文帝的表现也丝毫不让人意外呢,陈行的呆住了,估计是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主仆吧}

{以后见的多了,也就不奇怪了,小陈啊,这都是小场面}

“??”

不是,秦小秦,你丫的就这么略过去了?谁想要知道文帝、陈行、赵京他们三人的闲聊事?

别不多说啊,就应该多说点,最好是出一个专门的视频来讲述啊。

他们很需要,文帝啥时候看都可以,这个得现在看。

(文帝:“没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