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我举报,有人结党营私,意图谋反}
{确实是结党营私,聚集了这么多朝臣,肯定是在谋反,陛下,是时候抄家了}
{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两大核心矛盾,几乎是贯穿了整个历史演变。
皇权是不断加强的,相权是逐步削弱的,甚至直至废除,皇帝的负担就加重了,处理不完的政务,全年无休的加班。
另一个矛盾也是一样,过度的集权也导致地方处理事务的能力弱,但反过来也可能导致地方割据。
总之,得把握好其中的度。
不过这群人不会真的以为自已能威胁到文帝吧?我觉得还是文帝对他们太好了,一直对外的形象就是不靠谱且仁慈心善的。
即便是文帝抄了家,砍了人三族,但好像在文帝朝的大臣们眼中,文帝好似小可怜似的。
谁来都能跟文帝干起来,并且能干赢似的}
{不确定在看看,他们是眼睛有点瞎,还是脑子被糊住了?跟文帝对着干,你以为你是王相啊。
就算是王相那也得劝着,哄着,夸着文帝这事才有回旋余地。
表面上:王相对文帝重拳出击。
暗地里:夸夸赞赞马屁不停。}
{文帝就是傲娇小公举,反抗不激烈,文帝主打得寸进尺;反抗激烈,文帝退一步也不是不可以哈。
实际上文帝地目的全部达到了,只能说跟着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还是个掌控实权的统治者对着干是没有好结果的}
“呵呵,这就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天幕这句话说的还真没错”
在场的人以上帝的视角去观看天幕,自然不会像天幕中的那群人一样傻傻的还以为文帝是个可以被名声或是威胁给逼退的主。
甚至是在场的有些大臣都看到了自已孩子熟悉的面容,不由得露出愁容来,这招要是换上陛下除开秦泽外的任何一位皇子都奏效。
毕竟除了秦泽外,没有谁能够在陛下还在的时候就帮他们预定“二帝陵”旁边的位置。
别的不说就光名声这点就够其他皇子吃上一壶的,大皇子,鼎鼎有名的端方如玉,儒雅君子,满脑子的圣贤书。
不还是会被外界所传言的陛下是暴君的消息所迷惑,处处头铁的和陛下作对。
单不说其他,就王、李、刘、陈这四家联合反对,这要是其他的皇子说不定就不干了。
“好啊,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不服我的”
秦泽一一记下他们的名字和面容,他可是很记仇的,这一个个的都给我等着。
瞅瞅,瞅瞅,太子殿下那激动的眼神和表情,那恨不得再来多点人一起反抗他。
这就是太子和其他皇子的差别,其他皇子是不干了,而秦泽是要干就干个大的。
反正水已经浑浊了,他不介意再浑浊点,一网打尽最是好。
群臣不禁为未来的自已家族中的小辈默哀,不断再心中默念,别反抗!!
王相也忍不住叹气,他心中的小九九也不少,但看向那天幕中的人,他的长子王子承就忍不住叹气。
在子嗣教育方面,怎么感觉和陛下有那么多的共同话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