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陈国的军队并没有悄悄撤离,而是大张旗鼓的将整个营地拆走。
这一幕,让楚国京城城头上眺望的将领们十分的疑惑!
原本说好的,如果不归还周国的皇孙,这陈国的军队就要攻打京城,怎么这好端端的才不到两天就要撤走了呢?
城门楼上的这些个守军将领们也不敢耽搁,赶紧就将陈国撤军的消息往宫里面送。
此时,楚国皇宫之内,楚国的皇帝还在批阅着奏折,这里的折子大部分都是文武百官,对于释放周国皇孙表态的折子。
这些个文武百官大多不希望楚国因为一个人质事件就面临着兵灾。
而且陈国的战书里面也说的很明白,只要释放了周国的皇孙,他们立刻就撤军。
所以在这些文武百官看来,只要释放一个皇孙,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争,这是很划算的。
然而,楚国皇帝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能够坚守住整个京城,保证十天之内不被攻破。
陆续会有前来增援的部队,只要增援部队到来,这些个陈国蛮子就离死不远了。
毕竟他们劳师远征,避开了楚国许多的城镇和州府,才来到了京城,他们人数上不占优势,也没有后勤补给,单单只是靠劫掠楚国周边的农庄,也坚持不了太久。
只要前来增援的部队一到形成合围,这五万陈国骑兵肯定会被他一举拿下。
这也是为什么楚国皇帝一直以来十分淡定的原因,于是他直接大手一推,将这些奏折推倒一边,索性也不需要再批了,直接不理他们就好了。
批完奏章,皇帝还想休息一会儿,刚准备起身,就听到御书房外有人跑着进来。
“陛下,宫外传来消息,陈国撤军了!”
听到这个消息,楚国皇帝十分的意外,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这陈国的军队包围京城,肯定是要在京城周边大肆劫掠一番的。
即使他们也害怕被楚国增援的部队包围,那么他们至少也要待个十天左右,多劫掠一些物资。
这些个草原骑兵,他最了解了,每一次来到楚国或者是去周国,都是为了抢劫粮食和财物。
这才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撤军了,他甚至都有些怀疑是不是来人禀报的时候说错了。
“你说什么?你再重说一遍!”
跑来禀报的小太监被皇帝这么一说,愣了一下,自己刚刚明明没有说错呀,于是赶紧重复说道:
“陛下,京城守军那边传来消息,城外的陈国军队撤军了,御林军主将派人来问是否要出城追击?”
听到那传信的小太监,确实是在说陈国的军队撤军了,楚国的皇帝此时内心十分的疑惑。
在听到御林军的主将请示自己是否要出城追击,楚国皇帝赶紧出声制止道:
“告诉他们坚守城防,不要出城,万一是陈国军队的障眼法,他们贸然出击京城恐怕有失陷的危险!”
没多久,皇帝这条旨意就传达到了最前线,站在城楼上的守军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再看看城外,还在慢悠悠收拾行李的陈国军队。
此时,这些将领们内心也十分的疑惑,甚至想派一支小部队出门探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