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21集:新兵编伍,旧俗生隙

第1021集:新兵编伍,旧俗生隙(2 / 2)

考核分为三项:体能、武艺、战术。体能考核是负重跑,需要携带三十斤的装备,绕校场跑十圈;武艺考核是与一名老兵对战,需要在十招之内不落下风;战术考核则是根据教官给出的战场情景,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王二牛站在考核场地中央,身上穿着厚重的铠甲,背上背着三十斤的装备,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的跑道。随着教官一声令下,王二牛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他的步伐稳健,呼吸均匀,虽然身上的装备沉重,但他丝毫没有放慢速度。

周围的新兵们纷纷为他加油助威,声音此起彼伏。王二牛听着加油声,心中充满了力量,脚步也变得更加轻快。十圈的路程并不短,但他凭借着这三天的刻苦训练和坚定的意志,始终保持着较快的速度,最终提前完成了负重跑考核,而且气息依然平稳,没有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接下来是武艺考核。与王二牛对战的老兵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秦兵,手持青铜剑,眼神锐利。两人站在场地中央,随着教官一声令下,老兵率先发起攻击,青铜剑带着风声朝着王二牛刺来。

王二牛不敢大意,握紧手中的木剑,迅速侧身躲避,同时挥剑朝着老兵的手臂砍去。老兵反应迅速,手腕一转,挡住了王二牛的攻击,随后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王二牛虽然经验不如老兵丰富,但他力气大、反应快,而且在蒙恬的指导下学到了不少技巧。在对战到第八招时,王二牛抓住老兵的一个破绽,一剑击中了老兵的肩膀,虽然木剑没有杀伤力,但也意味着老兵失去了战斗力。

周围的新兵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为王二牛的胜利喝彩。老兵也对王二牛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好小子,有两下子!”

王二牛喘着粗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向老兵抱了抱拳,说道:“承让了!”

最后是战术考核。教官给出的战场情景是:一支小队在行军途中遭遇敌军伏击,敌军人数众多,占据有利地形,小队该如何应对?

王二牛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抬起头,大声说道:“首先,应该迅速让士兵们结成防御阵型,利用盾牌挡住敌军的箭雨,保护好受伤的士兵;其次,派几名身手敏捷的士兵绕到敌军后方,扰乱敌军的阵脚;最后,趁敌军混乱之际,集中兵力从正面发起进攻,突破敌军的防线。”

秦斩和蒙恬听了王二牛的回答,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赞赏的神色。秦斩点了点头,说道:“思路清晰,应对得当。看来这三天你不仅在体能和武艺上有了很大进步,在战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思考。”

蒙恬也附和道:“不错,这个应对策略考虑周全,既有防御又有进攻,而且还懂得利用地形和士兵的优势,很有想法。”

考核结束,王二牛三项考核全部达标。秦斩走下高台,来到王二牛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样的!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也没有辜负你自己这三天的努力。从今天起,你就是步兵营第三队的伍长!”

王二牛听了秦斩的话,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连忙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多谢将军!属下定不辱使命,好好带领士兵训练,在战场上为大秦建功立业!”

秦斩扶起王二牛,说道:“起来吧。成为伍长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不要骄傲自满。”

“是!属下谨记将军教诲!”王二牛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

周围的新兵们看到王二牛成功当上伍长,都纷纷向他表示祝贺。那些曾经附和王二牛的赵地新兵,更是满脸自豪,觉得自己的同胞为赵人争了光;而秦地新兵们也对王二牛心服口服,不再因为他是赵人而有所排斥。

秦斩看着眼前和谐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消除秦人与赵人之间的隔阂,让他们团结一心,是打造一支强大军队的关键。而王二牛的成功,无疑为其他新兵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让他们看到了在大秦军队中,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认可和晋升。

编伍和考核结束后,新兵们开始了正式的训练。每天天不亮,校场上就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和呐喊声。弩兵队的新兵们在晨曦中练习射箭,箭矢如流星般飞向靶心;步兵营的新兵们在烈日下练习阵法,长戈如林,气势磅礴;辎重队的新兵们则在尘土中驾驭着马车,练习在各种地形下运输物资。

王二牛当上伍长后,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不仅自己刻苦训练,还认真带领手下的士兵训练。他将自己在这三天里学到的技巧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士兵们,耐心地指导他们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战术。在他的带领下,步兵营第三队的训练成绩进步迅速,很快就赶上了其他队伍,甚至在几次小规模的模拟对战中取得了胜利。

秦斩和蒙恬看在眼里,对王二牛更加满意。他们知道,王二牛不仅是一个有能力的士兵,还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为大秦的边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邯郸训练场的新兵们逐渐褪去了青涩,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悍。他们不再分秦人和赵人,而是将彼此视为并肩作战的兄弟。他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在艰苦的训练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三个月后,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大秦军队在邯郸训练场正式成型。秦斩和蒙恬站在高台上,看着是农夫、猎户、工匠,来自不同的地方,但现在,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大秦士兵,都有着同一个目标——为大秦效力,保卫大秦的疆土。

“将军,军队已经训练完毕,随时可以奔赴前线。”蒙恬对秦斩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秦斩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沉声道:“好!传令下去,三日后大军开拔,前往北方边境,抵御匈奴入侵!”

“是!”蒙恬大声应道,转身下去传达命令。

命令传遍军营,三万士兵群情激昂。他们纷纷拿起武器,整理装备,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王二牛站在步兵营第三队的最前面,看着手下的士兵,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训练了三个月,就是为了今天!北方边境的匈奴正在侵犯我们大秦的疆土,残害我们的同胞!现在,是我们为大秦效力、为同胞报仇的时候了!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

王二牛拔出腰间的青铜剑,指向北方,大声道:“好!那我们就一起杀向北方,把匈奴赶出大秦的土地,为大秦建功立业,让世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士兵们跟着拔出青铜剑,朝着北方齐声呐喊,眼中闪烁着渴望战斗的光芒。

三日后,邯郸城外,三万大秦军队整齐列队。秦斩一身玄色铠甲,手持长剑,站在军队最前面。蒙恬手持长枪,站在他身旁。阳光洒在军队身上,铠甲和武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出发!”秦斩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开动。马蹄声、脚步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雄浑的进行曲。军队如同一条长龙,朝着北方边境进发,气势磅礴,不可阻挡。

王二牛骑着一匹战马,走在步兵营第三队的前面。他回头望了一眼邯郸城,又看了看身边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心中充满了豪情。他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战争,但他毫不畏惧。他相信,凭借着他们三个月的刻苦训练和团结一心,一定能战胜匈奴,保卫大秦的疆土,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梦想。

大军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邯郸训练场恢复了平静,但校场上似乎还残留着士兵们的呐喊声和训练的痕迹,见证着三万新兵从普通百姓成长为大秦士兵的蜕变,也预示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即将在北方边境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