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的烙印,如同沉入深潭的星光,短暂照亮了黑暗的水底,便再次被冰冷的现实吞没。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已经彻底改变了幸存者们对自身处境的认知。
“环”的碎片,就在她们脚下。它们并非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构成了她们最后避难所的基础。星尘网络这个“异常体”,在无知或无觉中,使用着古老平衡的残片来对抗另一个“异常体”。这其中的讽刺与深意,令人久久无言。
力场因之前的恐慌性收缩而变得不再稳定,光芒黯淡,范围缩小,边缘不时荡漾起细微的涟漪,提醒着她们空间的脆弱。玉质植物也显得萎靡,星尘之心的搏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紊乱。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了。
但一种新的、基于冰冷事实的决心,取代了之前的绝望和恐慌。
“向外探索太过危险。”海伦博士总结道,目光扫过力场外那片死寂的二维伤疤,“我们的目标,必须转向内部。挖掘网络自身隐藏的、关于‘环’的信息。那些烙印是关键,但它们隐藏得太深。”
如何再次让那些基石烙印显现?再次刺激网络收缩无异于自杀。
“它们因能量剧变而显现。”成年艾琳开口,她抬起手臂,那变得深邃、带着金属冷光的光路微微闪烁,“或许…不需要剧烈的收缩。也许…某种特定的、与它们同频的能量刺激,就能让它们短暂浮现。”
同频能量?哪里去找?
她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回响尖碑和成年艾琳身上。它们源自守望者的回响,与“环”同源。尤其是成年艾琳,她的身体正在不可逆地向着那个古老的方向异化,她本身或许就是最好的“钥匙”。
“尝试引导你体内的回响能量,不是向外,而是向内。”海伦博士指向地面,“注入力场本身。极其缓慢,极其温和,寻找能与那些烙印产生共鸣的频率…就像用音叉去寻找隐藏的共振腔。”
这是一个精细至极的操作,需要对自身能量绝对的控制力,以及对那古老回响极深的理解。稍有不慎,能量失控,可能再次惊扰网络,甚至可能对力场结构造成未知损伤。
成年艾琳没有犹豫。她再次静坐于地,双手平按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这一次,她闭目内视,不再关注外界的脉冲或内部的裂痕,而是将全部意识沉入体内那奔腾的、已然成为她一部分的古老回响之中。
她不再试图“控制”它们,而是尝试去“理解”它们的流动,它们的韵律,它们那非人的“情绪”。她回忆着惊鸿一瞥间感受到的那些烙印的气息——拓扑稳定、熵缓冲、现实褶皱…那些冰冷而强大的概念。
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最纯粹的回响能量,如同操纵一根发丝般纤细的探针,透过手掌,极其缓慢地注入脚下的力场结构。
能量流入,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应。
她不急不躁,细微地调整着能量的频率和波动,模仿着记忆中那些烙印散发出的“感觉”。
时间缓慢流逝。海伦博士和小艾琳紧张地守在一旁,监测着力场最细微的变化。
一次,两次,十次…无数次微小的调整…
就在成年艾琳感觉精神即将耗尽之时——
嗡…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大地最深处的共鸣,通过她按在地面的手掌传了回来!
与此同时,在她手掌按压的边缘,一小片地面之下,一个极其黯淡的、复杂的烙印纹路——正是之前那个散发着“拓扑稳定”概念的烙印——微微亮了一下!虽然只是一瞬,但清晰可见!
成功了!
她们找到了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来激活这些隐藏的基石!
成年艾琳精神一振,小心翼翼地将共鸣状态维持下去。那烙印如同害羞的生物,在与之同频的能量滋养下,缓缓地、持续地散发出微弱却稳定的光芒。
更多的回响能量被引导过来,注入那片区域。渐渐地,旁边另外两个烙印——“熵缓冲”和“现实褶皱”——也相继被激活,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