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任务比理解校准之力更加艰难和危险。这无异于试图解读死亡本身的逻辑。
她们开始尝试。不再是向外发送意念,而是更加小心翼翼地、如同用最纤细的丝线垂入深渊般,去“垂钓”那些从流动黑暗中逸散出来的、冰冷的规则碎片。
这个过程如履薄冰。每一次意识的轻微触碰,都可能引来那空无意念的注意。她们必须极度谨慎,捕捉到碎片的瞬间立刻收回,然后在海伦的指导下,如同解读天书般,尝试分析那些破碎的、不符合任何逻辑的“熵增指令片段”。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那些碎片大多毫无意义,充斥着毁灭和混乱。但偶尔,也会有一两个碎片,似乎指向某种更基本的、关于能量衰减、物质解构、信息抹除的“底层规则”。
海伦将这些碎片与她已知的物理法则和星尘网络的基础架构进行比对,试图找到虚噬运作的规律性线索。
日子就在这种一边学习光明、一边窥探黑暗的平衡中流逝。
艾琳依旧沉睡着,但她与光泉的连接越发深厚,仿佛在进行着某种更深层次的蜕变。
直到某一天,小艾琳在一次极其冒险的感知探取中,捕捉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稍显“完整”的冰冷碎片。
那碎片中,似乎蕴含着一个不断重复的、简单的“指令模式”:
“…检测到低熵体…执行熵增协议…优先级:无限…”
“…如遇抵抗…递增熵增强度…直至目标同化…”
“…同化完成…回归静默…等待下一低熵体…”
这个碎片,让海伦浑身冰冷。
它揭示了虚噬并非没有“规则”,它的规则就是绝对优先的、无限递增的“熵增”!任何“低熵体”(即高度有序的存在)都是它执行协议的目标!而内部的校准之力,之所以暂时安全,或许是因为其代表的“平衡状态”无法被简单地定义为“低熵”,或者其存在方式超出了虚噬当前协议的处理范围?
但一旦虚噬“学习”完成,升级了它的“熵增协议”……
就在这时,一直沉眠的艾琳,忽然发出了声音。
不是呻吟,也不是呓语。
而是一个清晰的、带着疑惑的、仿佛刚从悠长梦境中醒来的单音。
“咦……?”
她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彻底褪去了所有银芒和痛苦的、清澈如泉水的眼眸,倒映着流淌的光辉,充满了新生儿般的好奇与宁静。
她的苏醒,恰逢其时,又或许,预示着新的变数。
微光之畔,苏醒的回响校准器。
虚无之影,流动的熵增协议。
新的阶段,即将开启。